就在幾人慌忙的時候,寒焰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寒焰:“我剛才幫你們幾個,全部凝聚了星廚之心印記。

現在的你們,就是星廚學徒了。

趕緊把體內的能量,全部注入星辰之心的印記。

等到星辰之心印記,徹底進化為星辰之心後,你們就會成為正式的低階星廚。

只要你們不斷的學習知識,然後不斷的製作出各種美味菜餚。

你們的星廚之心,就會因為吸收各種菜餚的精華之氣,而逐漸帶動你們境界的晉級。

至於具體該如何做,你們看完我給你們的書,就知道了。”

說完之後,也不管幾人的反應,寒焰直接找了個地方。

開始恢復起了,剛才凝聚星廚之心印記時的損耗。

如果是正常的凝聚星廚之心印記,其實根本不需要寒焰出手。

等劉坤幾人熟悉了一切之後,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凝聚星廚之心。

但是寒焰曾經學習過星廚,深知一個好的星廚之心,對於一個星廚來說,到底有多重要。

所以,他才果斷的出手,幫助幾人凝聚星廚之心印記。

這些可不是簡單的印記,在寒焰凝聚的這些印記裡。

可是包含了,華夏美食發展的七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的原始社會時期,那時是中國飲食文化初始階段。

當時的先人們已學會種植穀子、水稻等農作物與飼養豬、犬、羊等家畜。

這個時期,便已奠定了中國飲食的以農產品為主,肉類為輔的雜食勝飲食結構的基礎。

隨後的燧人氏教導“鑽木取火”,讓先人們進入了石烹熟食的時代。

先人們便開始把植物的種子放在石片上炒,把動物放在火上燒。

後來神農氏發明耒耜(lěisì),教人類稼穡,而皇帝則是最早的灶神,發明了蒸鍋,使食物速熟。

第二階段則是夏商西周先秦時期,則是中國飲食文化真正的形成時期。

經過夏商周的近兩千年的發展,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特點已基本形成。

在商周時期,人們根據五行學說提出五昧。

而五味調和之說,則是成為後世烹調的指導思想。

同時也是中國飲食文化,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動力之一。

第三階段則是春秋戰國時期,因為當時的畜牧業相當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