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198章、琴湖之畔(第1/2頁)
章節報錯
地下,千山防護工程遮斷面,3區06號水工隧道
灰塵簌簌,靜謐了近百年的千山防護工程於今夜不再沉睡。在超光譜夜視儀的增強視覺中,幽深的水工隧道呈現出橘色輪廓,清晰解算出了幾何資料。
這是一道深有四百餘米,直徑八米左右的防洪用途隧道,戰前卷軼浩繁的防護工程圖表裡,防洪隧道無一不佔有重要地位。首要原因即是核冬天結束時積雪開始融化,數以百萬噸計的融水會把地表化為澤國,而較為淺層的防護工程的遮斷掩護面,其承受的應力會在短期內攀升至極高水平,若是處理不當,弧面會被壓斷,而防護工程的大部分上行通道,包括升降井、主通風道、原料輸送盤都將毀於一旦,故而具有防洪、排水、儲水等用途在內的水工隧道,往往是防護工程最堅固的所在。
這條水工隧道在此處以九十度垂直角形式向下延伸。懸崖邊站著十餘名突擊隊員,他們快速設定著監測儀器,向隧道投放出大量的戰術無人機,磁控球沿著隧道垂面一路向下,為突擊隊帶來幽深地底下的影像。
“位置確定,目標狀態良好。”技術員報告道。看書喇
隊長察看過反饋畫面,顯然,他們要去的地方並未像官方報告中那樣“荒廢”,在某種意義上,那裡始終保持著生態閉環。
“找到檢查哨,確認目標最後活躍時間。”隊長命令道。
在他的頭頂,一道小小的裂隙中在放下新的鋼纜,處在上一層的隊員們在利用滑索投遞來大量的軍備物資。所有的箱子都標有黃色三葉型符號,這是輻射警告標,意味著每一件工具乃至武器,都能直接對無防護的人體造成不可逆傷害。
得到爆破許可,突擊隊再次引爆了小當量的掘進用炸藥,短促沉悶的震動聲後,隧道壅塞處被打通,眨眼間,上行暴風噴薄而出,這個密閉空間內的輻射計量立刻飆升。
“2.2西弗,隊長。”有人稟報道。
突擊隊攜帶並不是常規輻射計數器,而輻射的種類也絕難用x、y射線來一言蔽之,突擊隊不止一人揹負著輻射量表,他們需要計算的也不止核輻射、本底輻射、電磁輻射乃至光輻射。
鋼纜滑行下了又一批隊伍,截然不同於突擊隊的戰鬥用灰黑防化服,這批人身著銀白色實驗用防化服。領頭者朝著突擊隊隊長頷首致意,在轟鳴的暴風聲中,他們以喉部通話器交流。
幾分鐘的交流後,隊長嚴肅敬禮,旋即立正轉身,喊道:“整隊!”
27名隸屬於“小白龍”特戰部隊下的甲子隊員站在懸崖邊,他們並未穿戴外骨骼,想要遮蔽如此強的輻射與其他干擾,就必須付出額外的代價,他們前去的地方連電訊號都受到了限制。而他們的武裝是配件寥寥的鋼木結構步槍,他們的裝置都必須改成機械裝置。
這正是這支部隊的作戰範圍。
隧道里噴出陰冷透骨的氣流,發出尖銳的吹哨子聲,在場眾人皆不信神,但作為人類,深藏於基因中的本能是無法抹殺的。
甲子部隊用鋼絲繩展開速降,他們必須在趁著友軍吸引火力的同時,保護實驗員們穿越過危險的隧道,進入到那頭被豢養許多年的生物巢穴旁。
是的,這是通向地獄的深坑。
但就算真是地獄,他們也必須搶在野人之前確定白龍血脈的真假,任務沒有失敗一說,因為當失敗的結果足夠慘烈,那麼人就會願意付出足夠多的代價去換取成功。
……
地下,千山防護工程弧面,3區01號主隧道
“一隊!前進!”
“是的長官!”
“二隊後續!”
“從左側進攻,踩著掩護炮點上,去撕開他們的側翼!”
槍榴彈掀起的塵屑飈飛滿天,疏密錯落的彈幕封鎖了隧道中任何一處暴露位,本該漆黑的隧道槍火重重,子彈碰撞在隧道四壁堅硬的泥土上,冒出連串火星。這裡是花崗岩層,硬度猶勝混凝土,但在重火力覆蓋下,不消片刻便支離破碎。
空曠的隧道並無掩蔽點,最前排的戰鬥工兵們們架著重型防爆盾牌,緩慢朝前推進,這是最笨也有最有效的辦法,當逐步壓縮完敵對者的活動空間後,它們便是砧板魚肉。若是一般情況,突擊隊就會一直穩定推進,以機械犬、戰鬥機器人以及盾牌,完成這個任務。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們沒有時間耐心走完這段三公里的路了。
他們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