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新臣舊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卻是大驚失色。李玉此人,大家也是知道的,一向跋扈無比,顏面有失,反擊也在眾人預料之中。作為年輕一代,眾人大多時候都是忍忍就過去了。
可是這司徒燕就不一樣了,不僅反擊,還絲毫不給李玉留餘地。只是她的話,也沒有給自己留下餘地。
“此話當真”李玉大喜,本來這司徒燕集齊八十萬斤糧食,已經是莫大的功勞,要知道,這是從敵對的南唐國獲得的,這就等於是搶了敵國八十萬斤糧食。今年天下大旱,哪裡都鬧災荒,這八十萬斤糧食的價值就更加可貴了。雖然是從明月國商人那裡買到的,可是價值卻一點也不低,這些糧食不賣給北唐,就一定會賣給南唐。
“當真”司徒燕昂首說道。這可把一旁的司徒靜給急壞了,這妹妹嘴上沒個把門的,怎麼什麼話都敢說,可是此時卻也是乾著急沒辦法。
“姨娘不必多疑,司徒妹妹身在軍中,這一言一行都如軍令,軍令如山,豈容兒戲”李婷聲音嬌媚,可是司徒靜聽了卻是驚駭萬分。一顆心彷彿掉進了冰窟窿裡。
“這李家難怪是北唐第一家族,這族中的晚輩,也不容小覷,寥寥數語,就把司徒燕逼進絕地。本來只是隨口一句話,她卻非要說成是軍令。普通一句話,即使完不成任務,司徒燕也是有大功在前,女皇也不能怎樣,可是要是軍令,就是有天大的功勞,違抗軍令也是要殺頭的”司徒靜暗想道,心裡開始苦思對策。
“今日只談國事,不聊軍務”女皇李雪羽也是有心維護司徒燕,馬上制止了眾人。
司徒燕卻不準備退讓,還想再說些什麼,司徒靜趕忙制止,這個妹妹,惹禍的功夫可是不小,再讓她說話,又不知道會說出什麼。司徒燕卻是一陣不滿,這些老臣就是以李玉為首,平日裡跋扈慣了,今天還敢在此囂張。司徒靜隨是武將,可是進入朝堂已經很久,為人到是沉穩。司徒燕雖然自幼對武學沒有天賦,對詩書卻是極其喜歡,可是年歲還小,還不懂得世事險惡,倒是比司徒靜還要強硬三分。
平日裡,能約束她的也只有司徒靜。見姐姐不讓自己說話,心裡不高興,可是還是忍了下來。
可是這李家卻不退讓,“這司徒一門雙姝,實為北唐榮幸,我皇榮幸”李玉陰陽怪氣的說道。
“老司徒大人一生平庸,一直在姨母之下,可是她的女兒卻是十分出眾,這老司徒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李婷也不甘示弱,與李玉一唱一和,見到司徒燕退讓,反而更進一步。
“不就是軍令麼,這也容易,可是凡事都有彩頭才有意思”司徒燕說罷,挑釁的看著李玉李婷二人,明顯的就是一個賭局,就看對方會拿出何種賭注。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忍,可是唯獨不能容忍別人說到她的母親。
“倘若你真的立此大功,我定然奏請陛下,封你做平陽王”李玉一臉正氣,可是此話一出,朝中老臣都掩面偷笑,可是司徒靜這邊的眾人卻差點破口大罵了。
這封王本是北唐最高的榮耀,司徒燕要是真的能立此大功,即便封王也不過分。可是關鍵是,這平陽城可是女皇李雪羽的領地,你李玉跟人家打賭,結果用女皇的土地做賭注,這不是開玩笑一樣。李家的土地可是比女皇也小不了多少。更何況,這平陽城,本來就是要獎勵給司徒靜的,這不就等於是拿姐姐的東西獎勵妹妹,要是碰見感情不太好的姐妹,還會因此結仇。
“即是軍令,如果我違背軍令,自然應該一死謝罪”司徒燕全身散發出凌厲的氣勢,整個人都彷彿高大了許多,“如果我順利完成任務,我要平原四城。”
平原四城可是李家的封地,而且是最肥沃的土地。賭注從一城變四城,從貧瘠的平陽城變為了平原四城,從女皇李雪羽的領地,變成了李家李玉的封地。僅僅一句話,就把局面顛倒過來。司徒靜暗暗驚訝,這妹妹平日裡就聰慧無比,沒想到,竟然還超出了自己的想象。當下對妹妹的看法也改變了很多。
李玉卻是犯難了,這平原四城要是給了司徒家,自己就真的傷筋動骨了,想要恢復元氣,恐怕也不可能了。當下看向李婷,這個年輕的後輩一直都是她的智囊,李婷也是微微搖頭。
“既然這麼熱鬧,不如朕也加個彩頭,再加上平陽清河二城,如果司徒燕按期完成,這六座城池都是她的封地,如果逾期未完,就讓李婷頂替她的職位”女皇李雪羽當下就發現了其中的機會。司徒家本來就是站在女皇這邊的,即使給她們十座城池,也都在自己掌控之下,對於女皇,可是沒有損失。而對於李家,可是一個大機會,女皇有意打壓舊有的家族,她們本身就沒有機會獲得這麼重要的職位,這可是一個機會。而且從李玉內心,她是絕對不相信司徒燕能夠完成任務,必勝之局,又有什麼好由於的。
“就依陛下所言”當下也不再猶豫,馬上答應下來。可是李婷卻是一臉不解,這一次姨母衝動了。
見陛下發話,司徒靜也是無奈,臣子之間打賭,還只是小打小鬧,要是女皇李雪羽說話,那就是聖旨了,不容更改。當下就替妹妹擔心起來。
五百萬斤糧食,這可不是開玩笑,北唐貧弱,僅有的一些適合種植作物的土地,也都掌握在各大家族之中。女皇李雪羽起兵之初,都是這些大家族定力支援,才得以在北方建立政權,與南方分庭抗禮。
可是隨著國家逐步穩定,這些大家族的存在就限制了國家的發展。大量的資源掌握在私人手中,這是每個當權者都難以容忍的。女皇和李玉的做法都可以理解,只是妹妹卻不該參與其中。
已經立下賭約,司徒燕也不敢怠慢,馬上起身,又離開了北唐,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