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顧豐說蔡府上的藏書是天下之最呢,李繼坐在閣樓上,看著一拍拍僅能容下一人肩寬的書架,心裡想著。

自從那日來到蔡府,李繼就住了下來。那一幫蔡府貴客對李繼“古來之神童”的稱呼並沒有反對,但也同樣沒有表示什麼,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蔡邕一樣對李繼那麼看好。顧豐見李繼在蔡府留下後,也心滿意足的離去了。

蔡府後院裡,兩個小別院中分別豎著一座五層的閣樓,專門用來藏書,李繼此時就在其中一個院子裡住著。

對此,李繼還是感到很高興的,在他粗略的估計下,蔡府的藏書幾乎是緱山書院的十倍有餘。這麼多的書足夠他看個幾年,到那時候也到了該束髮的年紀,可以著手去做的事情就多了。

蔡邕其實很忙,每天上完朝後便會去東觀修書,有時還要到太學宮教學,剩下的時間就是在家裡會見各種經學大能或者朝廷要員,偶爾在晚上才會抽出空來替李繼答疑解惑。雖然他只是個議郎,但在雒陽城中卻是十分有名氣,而且人緣極好,李繼在蔡府上隔三差五就會聽下人們說起當朝哪位大官、當世哪位名家又來拜訪了。

時間也已經進入十一月份,直到昨天,雒陽才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今年的雪量不大,落在地上也就薄薄的一層,這幾天蔡邕總是會擔心來年糧食的收成會不好。竇娥歡快的玩雪聲也從樓下飄了上來,閣樓裡的李繼聽到,看書的心情不由得更加輕鬆。

李繼在蔡府住下後,隔天顧豐就再次拜託馬忠把竇娥也送了過來。小丫頭臨走時,把書院小院裡的鐵鍋和爐子通通搬上了馬車,全都一起拉了過來。馬忠也順勢在蔡府住下,據他自己所說,盧植是派他來照顧李繼的,所以他也要在蔡府上住,可李繼總是覺得馬忠只是單純想來蹭李繼做的飯菜。

直到蔡邕有一天來到小院,看到李繼炒菜並品嚐過後,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他一番,轉身便下令家裡的伙房也配上李繼發明的“李氏鐵”,研究炒菜的方法。不得不說,中國人對吃和如何吃這一方面確實有著與眾不同的天賦,蔡府上的廚子無師自通,只是一起來觀摩了一遍李繼炒菜,沒過幾天就也做的有模有樣的,連竇娥都吃的津津有味。

李繼這才終於是解放了,雖然“李氏鐵”這個不知所謂的稱呼讓他覺得有些好笑,但不用再每日辛苦的繼續當伙伕才是最值得慶幸的。

鐵鍋透過蔡府後廚開始往外傳播,下人們也用自己的渠道不斷宣傳,蔡府上住著神童,發明了名為“李氏鐵”的炊具。被雒陽城裡各個府上使用後,獲得了一致好評,“李氏鐵”逐漸在城中越傳越廣,稱呼也漸漸變成了“李鍋”。

當然,關於這些,李繼是全不知情的。自從來到蔡府後他就沒出過一次門,每日都待在閣樓上看書。最近一段時間,李繼也開始不得不承認,盧植的想法好像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今文經文的讖緯之學著實太過離譜了。

自己以前還不是特別瞭解,那日的大話也全是為了安慰蔡邕而逢場作戲,現在在閣樓上看過一些書後,這才發現今文中的讖緯之術壓根就是江湖騙子的伎倆。拿一些怎麼解釋都對的話,利用迷信達到某些的目的。

像手裡這本《白虎通義》裡講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幾乎就成為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最高倫理規範,對後世的影響可不是一般的大。不過不得不說,無論高官還是平民,大家好像都樂意吃這一套。

只有少數如同盧植這樣超出時代的人,才能撥開雲霧,堅持經文即是經文,從不摻雜什麼。只能說,可惜盧植生錯了時代,這跨度實在太大了,絕對不會被大多數人所理解認可。

今天一大早,馬忠起床沒多久就匆匆駕車出門了,連聲招呼也沒跟打一聲,早飯都沒來得及吃。自從來了蔡府後,李繼和竇娥長時間的一天兩頓或者飢一頓飽一頓,正式變成了每天都飽飽的三頓,竇娥那暗黃的面板最近也漸漸有了好轉,逐漸變的正常。

快到午飯時間了,馬忠這才興沖沖的趕回了小院,朝還在閣樓上看書的李繼興奮地喊了起來。

“盧師回來了!現在在緱山書院呢,李繼你去不去?”

李繼聞言也很是高興,畢竟盧植是他名義上真正的老師,雖然直到現在好像也沒有教過自己什麼,但對盧植的幫助李繼是十分感激的。畢竟靠著盧植,李繼才早早從九江的窮鄉僻壤出來,在雒陽有了落腳地。

於是李繼立馬下樓通知了一下竇娥,自己中午就不吃飯了,然後跟著馬忠上了馬車,快馬趕往了緱氏山。

“聽說你在蔡府上有了古來之神童的美稱?”盧植見李繼笑著給自己行禮,緩緩開口。與之前在九江時的模樣極為不同,那時的盧植雖然也很嚴肅,但神情都是十分放鬆的。

李繼有些搞不清是什麼情況,只好收斂笑意。抬頭瞥了一眼在盧植身後,正站著同樣面無表情的竇棟,還有自己剛來雒陽時在緱氏山下見到的高誘,不知竇興在哪裡。

“是伯喈先生謬讚的,大家以訛傳訛。”

“不,我認為蔡邕的評價十分貼切。先前聽茂之說了,你來到雒陽後在書院和蔡府上的表現確實是很不一般。”說著,盧植頓了一頓,語氣卻微微一變“你為何要說,在我手下一個月便學盡了天下字?”

還以為怎麼了呢,李繼舒了一口氣,對此卻頗有些不以為然。

“學生是嫌太麻煩了。因為歲數太小,做什麼都會有人過問,所以我便說自己一個月就可以學盡天下字。那以後再不可能的事我去做來,想必都不會有人說什麼。”

盧植沒有想到是這個回答,顯然李繼比他想的還要聰慧,於是沉默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