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雒陽雛虎 第六章 緱氏山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誘走了,李繼拉著竇娥回到馬車上,與公孫瓚那七八個青年匯成了一隊人馬,一同繼續往緱氏山前去。不知為何,李顒也跟了上來,看起來對李繼也頗感興趣。
“小子,你是哪家的人啊?”
”沒聽說九江有什麼大族啊?”
“你怎麼被盧植收徒的啊?”
“……”
李顒跟個蒼蠅一樣在身邊嗡嗡作響,李繼有些不耐其煩,這看起來都快奔三的人了,怎麼這麼碎嘴子?初來雒陽,李繼也不想立馬就得罪什麼人,只好勉強的回答了一下。
“小子無父無母,出身流民,起於阡陌,被山野老農收為義子。恰巧盧師平叛時遇見小子,就收為學生了。”
李顒只是愣了愣,剛想再問些什麼,就被一邊的公孫瓚給打斷。
“李顒兄,你這是要回雒陽城嗎?”
“當然不是,在下與你們一道。天色已晚,今日就在緱氏山歇息一夜,明日再返回城中。”李顒只好深深地看了一眼李繼,搖搖頭道。
被公孫瓚打斷了,李顒好像也沒了繼續和李繼說話的興致,加快馬速跑到了隊伍最前方,與那些一起從幽州前來拜師計程車子們閒聊了起來。公孫瓚這時騎馬靠到了車窗旁,他剛剛看出了李繼並太想和李顒多談自己的身世,於是就替李繼解了圍。
“李繼小弟,你既然已經拜了盧師為師為何千里迢迢來到雒陽?”
公孫瓚是剛剛才知道盧植本人並不在雒陽,幸好他來拜師的目的本就不是為了學些什麼學問,只是來書院“鍍金”罷了。雖然公孫瓚出身的公孫氏在幽州也勉強算是個豪門大族,但因為他本人是庶出,所以在家中並不得寵,只能遠遠跑到涿郡混了個書佐。可公孫瓚一直都很有志向,平日裡做事也是風馳雷電的,終於被涿郡太守所看重,還把女兒嫁給了他,更是出資助公孫瓚前來雒陽進學。
“盧師在九江公務繁忙,平日裡哪有時間親自教導,所以小弟這才來到書院,起碼有師兄代師授課,還能學些東西。”
聽到公孫瓚詢問自己,李繼可不能跟對待李顒一般敷衍,想了一想才答覆道。
“真是少年有志。我們這些幽州來計程車子,包括我,有哪一個是真心為了進學前來的。”
公孫瓚咂咂舌,雖然他本身並不是為了來進學,但對有李繼這樣想法的人也頗為佩服,於是開始親熱的給李繼介紹起前面那些正在高聲嬉笑的幽州士子們來。
“那人與我們不同,”公孫瓚指向了最前方最後一人,是個正孤傲的仰望天空的束髮少年,“他是涿縣人,與盧植同鄉,早早就拜師了,現在與我們一道來到雒陽。叫做劉備。”
李繼“唰”的把頭伸了出來,死死的盯向前面。
竇娥歡喜的躺在床上,滾來滾去,李繼洗了一把臉後也坐在了床沿。
來到書院,馬忠匆匆給他們準備的院子很小,房間裡也只有一張床。可能是覺得李繼和竇娥年紀還小,而且是兄妹,睡在一張床上也沒有什麼授受不親的說法。雖然沒有什麼內飾,可被褥什麼的卻很是齊全,小丫頭對此還是十分滿意的,這個小院子至少遠比在九江時那個破舊的茅屋要好的多。
李繼仰頭躺下,腦子還在想著剛剛的事。
實在是顛覆了自己想象中公孫瓚的形象,一路來到書院,公孫瓚一直都在和李繼閒聊。李繼如今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樣一個人才是怎麼走到最後窮途末路,被袁紹逼的自焚而亡。難道袁紹真的有那麼強嗎?若是袁紹都如此厲害,那在官渡以弱勝強的曹操又會牛逼到哪去?自己雖然是穿越而來,但若真要與這種人物搭搭手,現在還真沒什麼信心。
又想到了劉備,李繼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兩下。
一開始,在公孫瓚介紹時,李繼還先入為主的感覺劉備不愧是劉備,小小年紀就有種與眾不同的風采。不過還沒過多久,在被一眾幽州士子介紹過後,立馬露出了原形。一路上纏著李顒不停的詢問起雒陽各種玩耍的地方,然後與公孫瓚和其他幽州士子借錢,準備連夜跟著李顒去雒陽找樂子,惹得李顒狂翻白眼。
更可惡的是在遭到李顒沉默的拒絕後,劉備又開始打聽起雒陽的歌舞坊都在什麼位置,直接就把李顒氣的不再搭理他。到最後被也看不下去的公孫瓚呵斥住,劉備這才安靜了下來,閉嘴趕路。李繼無法想象,史書上那個堅韌不拔的漢昭烈帝年少時竟是這幅熊孩子模樣。
竇娥正在一邊趴著歪頭看李繼,突然發現李繼臉頰抽搐了起來,趕緊爬了過去給他好一陣揉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