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道上京大學的朱延平教授發表在世界經濟期刊上的《論期貨市場與QE的週期性波動聯絡》論文,你看過沒有?”

萬曉年二度出招。

一開口,李雨晴便滿面茫然。

剛才還討論經濟學著作,一轉眼,直接上升到最新的經濟學頂尖論文交流。

你倆這是要幹什麼?

開學術研討會嗎?

而姜凡緊跟著回答,直接險些震碎了李雨晴的三觀。

“看過一些。”

什麼?

李雨晴聞言,瞪著美眸,震驚的看向姜凡。

這種自己堂堂985學歷研究生,一聽名字就頭大的頂級學術性論文,姜凡能看懂?

他看這個幹什麼?

“他真的看得懂論文上寫的字,串聯起來的意思嗎?”

有一句經典的網路名言就是,拆開來每一個字我都認識,但連在一起,我就完全不認識了。

這種頂尖的學術性尖端研究性論文,對於李雨晴本人而言,也是完全一樣的感受。

她李雨晴尚且如此。

姜凡又如何?

“不知姜先生有什麼讀到見解?”坐端身體,萬曉年收斂起了傲慢與輕鬆,一臉正色的發問道。

李雨晴聽到這話,鬧的嗡的一聲,直接徹底懵了。

論文標題她都聽不太明白。

論文內容,姜凡能看出什麼獨到見解?

“沒什麼見解,朱教授這篇論文發的有些太著急了,可能是為了趕著評職稱吧,雖然論述新穎,但有很多實驗資料,是有問題的。”

姜凡毫不怯場,侃侃而談道。

萬曉年忍不住嘴角泛起一抹弧度,淺笑道:“哦,那些資料有問題?”

這種頂級學術性論文,姜凡能找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