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在設計上,需要展現幾個巨大場景的轉換。其中冰封長河、瀕臨滅絕的場景,應該具有包括觀眾空間在內的感官衝擊力。]

[能使舞臺轉換而不致凌亂、宏大不致散逸的藝術定力,是歌隊。本劇歌隊參考古希臘悲劇舞臺的歌隊特點,男女歌者皆麻披垂地,以神聖、潔淨的佇列,作觀察性、評述性、抒情性的演唱。歌隊在需要時出現,不需要時消失,或退出燈光區。]

[這一幕的第一場景是通達碼頭的山道邊。山岩森羅,坐著一個山岩般的老人,使別人不能一下子看出來。老人白鬚、白髮,身穿棕色的寬袍,略似古希臘哲學家的石雕。但仔細一看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年紀最老的考生,人們都叫他老丈。所謂“考生”,是針對中國古代大規模的官僚選拔機制科舉考試而言。]

[金河上場,我們見過他了,昨天晚上在涼亭上“攪局”,今天依然揹著那個大斗笠。他看了一眼山路下面的碼頭,一笑,便加快了腳步。但突然又踉蹌停步,因為聽到了一個奇怪的聲音在身邊發出,剛剛他沒有發現這裡有人。]

老丈

(渾厚的男低音,如天上之聲)

上船有蓬,為何還攜斗笠?

金河

(一驚,終於在山岩中發現了“山岩”,又覺得老者是在以“對對子”的方式打招呼,便笑著答道)

下雨無度,豈可依賴船楫?

老丈

(立即追加一“對”)

跋山涉水,為何不帶書籍?

金河

(這下已經適應,便笑“對”)

咬文嚼字,怎如閱讀大地!

老丈

不錯,應對得又快又妙。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是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

金河

您怎麼知道?

老丈

從打扮,從眼神。

金河

您太厲害了,確是第一次。請問老丈,您是……?

老丈

你也叫我老丈?別人也這麼叫。這科舉考試啊,我已經整整考了十七次,你算算,多少年了?五十多年了!一把白鬍子,還沒有考上。這是最後一次,再過三年就走不動了。

金河

五十多年了?

[老丈點頭。]

金河

唉,從我的年紀,到您的年紀,一輩子都在考,也幹不了別的什麼了,這算怎麼回事?值嗎?

老丈

(喉底一笑)

不考,你我又能幹什麼?種地的人已經夠了。人生就是無聊,把無聊變成梯子,大家一級級爬。

金河

老丈,天地對您確實不公,但您,也不能太消極了。

老丈

咳,以後你就知道了。

[老丈說完就閉目養神,不想把對話進行下去。金河欲言又止,向碼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