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如何,當徐楊和小李子談到投資的事情之後,就意味著很多東西。

這個話題都可以談了,那麼其他淺層次的話題自然沒有不能談的。

至於到底要不要真的投資,那是以後的事情。

反正羚羊科技上市也還早著呢。

好吧,不算太早,也就半年左右的時間。

徐楊估摸著一切順利的話,明年的六七月就能完成上市。

而現在已經十一月多。

所以,現在談這個話題,說早不早說晚不晚,還真就正好,哪怕只是說這麼一嘴呢。

至少到時候再談也不會很突兀,算是個鋪墊吧。

不過啊,徐楊估摸著,小李子也就是這麼一說而已。

小李子雖然在商業運營這塊沒多少天分,但也是國內乃至於世界上最頂級的網際網路企業家中的一員,頂級企業家應有的野心、實力和能力,小李子也還是有的,只不過在最頂級的一群人中排名比較靠後罷了。

這樣一個人,是不太會輕易接受同行的投資的,因為小李子其實不缺投資人,只要願意,多的是國內以及國際上的投資人願意投錢,而且還沒那麼多麻煩事兒。

但同行的投資那就是另外一碼事兒了,麻煩事兒很多,雖然也有好處,但壞處同樣不少。

所以,就算小李子真接受他的投資,估計也就是象徵性的放零點幾個點的股份出來,這樣態度有了,還能避免某度被徐楊影響甚至操控。

可還是那句話,有這麼個態度就是非常好的態度,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鞏固兩家的戰略或作夥伴關係。

雖然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還只是口頭上的說辭。

能不能接成,還是兩說呢。

現在就在考察期。

不過,至少可以結成普通的合作伙伴關係。

說起來複雜,搞的跟國家搞外交一樣。

但說白了就是避免相互攻擊、惡性競爭的一種方式,相互引流反而是次要的。

在徐楊的印象中,在某度成長起來之後,和國內絕大部分大小網際網路企業都結成了普通的合作伙伴關係,畢竟做搜尋且做的大的就某度一家,業務重疊的機率不大,所以其他企業也樂於跟某度結個善緣。

可現在,網際網路企業們還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這個概念還只是個概念。

徐楊和小李子,也算是第一批搞企業外交的網際網路人了。

倆人在碩大的辦公室裡憧憬著上市之後的美妙場景。

又相互吹捧一番,才談到正事兒。

“宏哥,你是不是也在做貼吧?”

小李子猶豫一下後點頭,“現在想著要不要放棄。”

“做到一半就放棄,多可惜。”

“不放棄不行啊,你的勢頭太猛了,我們還在醞釀概念的時候,你已經拿出來完成度極高的產品,跟你們羚羊貼吧一比,我們做的貼吧,簡直要多簡陋就有多簡陋,根本沒法看,才有個框架的時候就修改了好多次,可是怎麼改都看著不如你的羚羊貼吧順心,到現在還沒有完工,愁死我了。”

“那也不用直接放棄啊,看人某易的話吧,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