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拯救爛片女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炒緋聞、醜聞就一定能火,內容越荒謬越刺激越狗血,火的就越快。
那種為了拿到一個小角色就甘願被若干個人潛掉的事情,幾乎不存在。
炒個醜聞就能獲得那麼多流量,何必受那麼多委屈?
角色?
作品?
片酬?
代言?
只要有了流量,這些不招自來,根本不用費盡心思的去琢磨其他歪招。
所以說啊,時代真不一樣了。
但是,話說到最後,民眾都不是傻子,在經歷過一系列妖魔鬼怪的折騰之後,娛樂圈,最終還是要回歸本質的,用作品說話。
作品不一定要多好,但一定要有誠意,不能再把觀眾當傻子。
這也是為了賈玉玲第一次當導演就能賣出那麼多票房的主要原因。
有誠意。
那電影的整體水平確實沒那麼誇張,從藝術手法、邏輯分析、畫面設定等技術層面分析,幾乎沒什麼值得一提的。
但那片子就是誠意滿滿,滿到可以讓觀眾感受到那份誠意。
有人說那片子能拿六十億的票房是電影行業的倒退。
相反,徐楊一直認為,那是電影行業的進步,大部分觀眾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從追求某時代的階段脫離出來,開始追求這種更有誠意的作品,不出意外,以後的電影行業中,用心做電影的人會越來越多,用心琢磨演技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要知道,連大蜜蜜本人在經過若干年的爛片生涯之後,也開始琢磨演技了,和賈玉玲的電影同期上映的《刺殺》就是典型之一,那電影是大蜜蜜自己公司搞的,更擔當主演,在片中的演技也算可圈可點,同樣誠意很足,雖然整體水平跟同期的幾部電影相比還是差點意思,但依然能看得出來大蜜蜜的進步和野心。
這也是徐楊為什麼要不惜血本的培養劉天仙、劉呆呆等人的原因。
因為只要成長起來,這就是娛樂圈裡未來好幾十年的頂樑柱,能帶給他遠超想象的好處。
社會在進步,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大眾的審美,只要看得多了,一定會進步會提升,看不明白這點,就只能賺一時的錢,而賺不了一世的錢。
另外,徐楊這也算是未雨綢繆。
畢竟他重生的時候也就不到四十歲,二十年後,他重生帶來的直接優勢將全部消失,到那個時候,他能依仗的就只有這段時間裡積攢的財富、人脈、見識、能力等,所以,提前培養幾個大明星,以後就算羚羊科技以及其他企業全倒閉了,也不至於流落街頭。
好吧,有點誇張,其實還是想培養幾個有流量的嫡系。
自己不培養,只花錢僱人,現在沒問題,畢竟他知道未來幾年內一定會火的明星,提前弄點小恩小惠就能獲利不少。
但二十年後怎麼辦?
沒了重生優勢,就只能花高價,而且還不一定好用,不如自己培養,一勞永逸。
甚至可以形成滾雪球的優勢,由劉天仙劉呆呆這些人開始,裹挾更多的明星加入他這一邊,成為娛樂圈內話事人之一,這樣,甭管到什麼時候,他和他的羚羊科技都不用擔心流量和曝光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