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撿漏兒的能力確實在這個時代確實有點鑽漏洞的感覺。

但古玩收藏這個行當吧,正兒八經的市場確實不大,尤其是正經市場,更小。

除非專門做這個生意,開拍賣公司、開古玩店,不然的話,靠撿漏,成為富翁的機率真不大,能實現經濟自由就相當了不起了。

那些個真有錢的收藏家之類,收藏只是愛好,都是有其他主業的。

古玩行裡,專門做古玩生意且做的很大的有誰?

馬老頭兒?

馬老頭兒可真不一定有錢,而且也是有其他事業的。

做拍賣?

那些個國際級拍賣行一年的純利潤也就那個樣兒,在行業內確實挺亮眼,但跟其他行業一比,就真不夠看了。

所以,徐楊看的很清楚。

古玩,可以玩玩。

但別指望著這個發財。

真想賺大錢,還是網際網路和實業。

前者是風口上的浪潮,趕上好時候坐著就能收錢。

後者是走那兒都紮紮實實的基本盤,做強做大時候就是一道萬邪辟易的護身符。

古玩只能是這兩者之外的點綴,有這個東西,看著好看聽著好聽,沒有這個東西,也不影響什麼。

真要天天想著念著去撿漏兒,無異於丟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所以,這些古玩啥的,在他眼裡就是一玩意兒,跟小時候攢的玩具差不多,無非是價格稍微貴了一點。

但都已經是當上董事長的人了,還用得著在意價格嗎?

也因此啊,哪怕這隻礬紅釉的小罐在若干年後能在首都買百分之一套的房子,可送出去的時候卻沒有絲毫猶豫,心態很放鬆,彷彿送出去的不是什麼小精品古玩,而是街邊隨手買的一抖水果。

關老爺子看過小罐之後,果然愛不釋手,但隨機就笑著問:“這小罐,可真難得,品相這麼好,畫片也俊,你真捨得?”

徐楊哈哈笑道:“捨得,肯定捨得,就當是我替我師傅送給偶像的見面禮。”

“你師父?”

“對啊,我師父是您的鐵桿粉絲,家裡好幾張您錄的黑膠唱片,天天在家裡放,我都聽會了,回頭我要是跟他說見到了您老人家,保準能多吃好幾碗飯。”

“你師父多大了?”

“今年也快八十了。”

“哪兒人?”

“晉省,潞州府,之前也是個文藝工作者,不過是做書畫的,早些年也吃了七八年苦頭,腦子都被弄壞了,越老越瘋,現在連兒子都快不認識了,能記住的除了那一手字畫外,也就您這個偶像了。”

“潞州府啊,好地方,我去過十幾次,最長的一次在那兒住了一年多,天天喝小米粥吃小米稠飯,離開的時候胖了三十多斤,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