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楊的印象中,賈總出了下週迴歸這個梗以外,某視本身業務是無可挑剔的,除了燒錢有點太狠,進度有些太快外,幾乎沒缺點。

要是再給賈總五年時間,好好沉澱一下,盤活整個局面,那某視絕對會再上一個臺階並且真正奠定國內五大網際網路巨頭之一的地位。

這一點也不誇張。

不管是影視還是手機業務,也不管是家電還是大生態業務,甚至就連做體育直播,那品質都槓槓的。

尤其是體育直播這塊,某視垮臺之後,徐楊換了幾個平臺看球,那體驗都跟某視沒得比。

手機雖然以組裝為主,但質量和價格也都不錯,軟體生態也搞的有模有樣。

某視的電視在巔峰期,同樣是霸榜的主兒。

可惜的是,在跨過那道門檻的時候被一巴掌拍了下來,死的不能再死。

當然,賈總本身的戰略也有問題,風險就是這麼高,出了問題,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賈總自己太過冒進。

換句話說,就是借了太多錢。

為了融資,除了銀行,連娛樂圈裡那些個瓜瓜棗棗都沒放過。

可見燒錢戰略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在燒錢的同時燒出一條賺錢的路子,不然的話,光燒錢,遲早會崩。

賈總和某視就犯了這個錯誤,某視整體的盈利能力真一般,雖然估價很漂亮。

但賈總該不會真以為股市裡的錢就是無窮無盡的吧?

股民們可不是木頭樁子,看不到回報的時候是會和你拼命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賈總其實栽到了那些上門討說法的股民手裡,不是主要原因,但絕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輿論層面引起的波動實在太大了,大到官方都無法視而不見的地步。

股民持股再少,在法理層面,那也是股東,單獨一個可以忽視,但那麼多人聚集在一起,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假如賈總能再困難的時候多少給股東們分點紅利,哪怕是一點點,也能多撐一頓時間。

很可惜,賈總不但沒有那麼做,反而做了好拋售、跑路的一系列計劃,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跑路出國,臨走前又狠狠的收割了一把。

在商業層面,賈總才是真正的天才,敏銳,膽大,狠辣無情,執行力極強,口才一般但極具魅力,哪怕是在民眾間的口碑臭成了那個樣子,在國內商圈裡依然好友如雲,準備東山再起的時候,依然有大佬願意拉一把,雖然直到徐楊重生,賈總依然沒能回國,但活躍程度始終很高,一副隨時都能王者歸來的架勢。

做生意做到這個程度,賈總確實了不起。

至少,徐楊自認為沒有賈總那樣的魄力。

散場之後。

張總開著跑車溜了,說是下午約了小姑娘去滑雪。

小李子也回公司了,這是個真正的工作狂,哪怕到若干年後,每週依然要工作很長時間,不是單純的開會,而是像普通員工那樣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

不過小李子臨走之前,拍了拍徐楊的肩膀,語重深長的說道:“老弟,有空到我這兒來坐坐,咱們好好聊聊,說不定,可以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咦?

這個啥意思?

小李子真有這樣的想法?

還是單純的客套一句?

徐楊心思急轉,臉上卻沒太多波動,笑道:“一定,等我忙完這一陣,一定上門拜訪。”

等小李子離開,徐楊又送走其他賓客,只留下雷老闆。

不是他要留下雷老闆的,是雷老闆主動留到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