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網際網路上到處都是盜版連線,影響不大。

可也正因如此,正版才不好做,成本高投資大卻幾乎沒有什麼回報,如果不能及時把吸引來的流量變現,被拖垮是遲早的事情。

好在,現在才03年,各方面的版權費還在可接手的範圍內。

除了英超,其他聯賽的價格都很便宜,甚至是免費的。

而且,引流效果非常好。

不需要播太久,播個三五年,引流效果比做什麼門戶網強多了。

三五年之後,其他人愛怎麼燒錢就怎麼燒錢。

反正他不燒。

最多等其他人買下版權之後,購買二次版權。

獨家版權?

在某企鵝出馬之前,還沒有哪家網際網路公司能玩得起獨家版權,尤其是足球這塊。

現在有他橫插一刀,某企鵝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是兩說呢。

所以,徐楊現在佈局體育直播這塊,不管怎麼看,都是賺的。

不賺錢,但賺口碑和流量,以羚羊科技的變現能力,最終還是賺的。

所以,徐楊直接拍板:“準備成立相關部門,年底之前把技術、裝置、人員包括主持人和解說員弄到位,爭取在春節期間面世,先播一些乒乓球、排球、網球等不需要版權費用或者版權費比較便宜的專案,年後抓緊時間聯絡五大聯賽的版權方。”

“籃球呢?”劉曉松問。

籃球在國內正火。

不是一般的火。

在姚日月的帶動下,籃球幾乎成了國內第一熱度的體育專案,是做體育最無法忽視的一個版塊。

徐楊也想播。

但版權估計更復雜。

不用多想,國內版權方肯定在央視手裡。

和央視打交道,可沒那麼容易。

因為央視是出了名的死要錢。

不給錢,連歐冠都別想進門,何況其他。

再加上徐楊不是很喜歡籃球,所以還真不想搞。

但不搞的話,就便宜了其他同行。

所以想了想道:“也做,好好做,和央視聯絡,出錢給錢,但絕對不接受獅子大開口,如果可以的話,和央視商量著進行一些戰略合作,雙方共同出資購買版權,要相互壓價,而不是相互抬價,反正咱們跟他們不是競爭對手,他們的客戶是電視觀眾,咱們的客戶是網民。”

劉曉松鼓掌:“這個想法好,這事兒,我多少能幫得上忙。”

“那行,老劉,你配合老張把這事兒搞起來,不過要慢慢來,一定不要想著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技術和使用者體驗才是第一位的,寧肯流暢清晰的播放單獨英超,也不要模糊卡頓的播全部專案。”

“是。”

“如果遇到困難,這事兒可以往後延遲一段時間。”

“我明白。”

“這事兒還可以唐瀟結合起來,以後可以多轉載一些體育名人相關新聞,尤其是各種八卦,越多越好,那些體育明星的號召力很強,隨便一個八卦新聞都有可能吸引到大量的使用者,不一定是非常轟動的大八卦,各種小八卦也行,國外有專門做這類新聞的媒體,想什麼太陽報之類。”

“我記下來了,”唐瀟點頭。

十年後,網際網路企業都在喊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