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張鶴翔正在搞的流媒體技術。

以前沒這技術嗎?

有。

所謂的流媒體技術,本質上還是資訊傳播技術,把音影片轉化為數字訊號後轉播出去,讓使用者可以更快更流暢更清晰的接收到。

只是按照原有的傳播技術來傳播音影片,效率非常低,使用者體驗也很不好。

所以,需要對相關技術進行最佳化,提升傳播效率。

現在張鶴翔和團隊做的事情就是在正常的資訊傳播技術上做最佳化,一行程式碼一行程式碼的做嘗試,做修改。

跟傳統的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不一樣。

這是一個由0和1組成的世界,每一點進步,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完成的最佳化和擴充套件。

加密技術也不例外。

不可能說,肖志清一入職,就能立刻讓羚羊科技成為加密技術最厲害的人。

只能說,肖志清可以幫忙提升相關業務水平,可以在原有基礎上讓這塊業務更強大。

而在徐楊看來,這就是在為羚羊科技這座高樓大廈添磚加瓦。

就算沒有肖志清,以羚羊科技現有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投入水平,也會有進步。

但如果有一個相關領域的大牛帶領,則可以提升這個速度,提高效率,降低試錯的次數和頻率。

嗯,這就是徐楊對網際網路技術的認知。

可能不準確,甚至可能會有錯誤。

但他是外行,他就是這麼看待網際網路技術的,更是這樣看待網際網路技術大牛的。

在他眼裡,網際網路這塊的技術大牛再厲害,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是,普通技術宅和工程師不如技術大牛,但十個呢?百個呢?千個呢?就算無法超越,也能儘可能的縮小差距。

所以,肖志清這樣的技術大牛,在他眼裡是急需品,但並不是必需品。

有是最好的。

但沒有,也不是就活不下去了。

也因此他沒有急著湊上去聯絡對方。

而是笑呵呵的和小李子雷老闆張總這些人閒聊。

說真的,一群技術宅湊一塊閒聊,內容百分百都是和技術相關。

徐楊不懂技術。

就只能想辦法把話題從技術層面扯出來,聊商業,或者聊八卦。

商業嘛,都是大企業創始人或者掌門人,當然有共同話題。

但涉及到各家的管理和發展理念,不好深聊。

所以,最後的話題,硬生生的被他扯到了八卦這塊,聊女明星,聊外國政要的緋聞之類,反正他的英語水平還算過關,只要不了那些專業性質很強的內容,他的讀寫聽完全沒有問題。

於是,這麼一座技術宅出身的企業家,很快就變成了一堆猥瑣男。

尤其是某狐的張總,聊的最開心了。

這位可是行家。

身經百戰的那種。

據說到後期,換女人的速度比億達公子一點不差,但保密性做的很好,幾乎不會留下什麼直接的證據,江湖中最多也只是一些傳言而已。

儘管張總的相貌在這一群人中最拉胯,但人家卻玩的最開。

好吧,徐楊這一桌的顏值是真沒得挑。

徐楊自個兒不用說,妥妥的顏值擔當。

小李子也不差,雖然多了點陰柔之氣,但白白淨淨高高瘦瘦看著就很文靜,書生氣很足,再加上某度創始人的光環加持,一樣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