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沒有多麼的高尚。

重生前,雖然也隨手捐過不少錢,但都是百八十塊的小錢,對他來說,也就一包煙錢而已。

重生後,則又多了一點點愧疚,畢竟他賺的錢並不是純憑真本事賺來的。

要是沒有重生這個機會,他十輩子都賺不到這麼多。

所以,他做慈善,也是想彌補一下。

而且做企業做大了,這種事情是絕對免不了的,你不做點慈善表示一下態度,能被民眾罵到自閉。

相反,多做點好事兒,對樹立和維護企業形象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慈善是慈善。

不能讓慈善影響到企業本身的發展,這是重點。

這也是他叮囑老宋同志,千萬不要盲目擴大資助範圍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羚羊科技雖然不是很缺錢,但也沒有富裕到可以大肆撒錢的地步。

最好的辦法,就是鎖定在一個特定的範圍,先真真正正的幫助到一些人之後,再慢慢擴大。

真的,給一萬個貧困學生每人發一百塊錢,真不如給一百個貧困學生每人發一萬塊。

雖然前者的影響力會更大,因為說出去好聽啊,羚羊科技一下子資助了一萬人。

一萬人吶。

而且這樣廣撒網,輻射範圍更廣,容易讓更多人記住羚羊科技做的好事兒,雖然只有區區一百塊錢,但也是真真切切的發到手裡了,很容易攫取聲望。

但那不是徐楊想要的。

做慈善,可以揚名。

但單純的為了揚名而將慈善事業搞成異常利益最大化的交易,真就有違本心了。

他不反對其他人這麼幹。

但他自己是絕對不會這麼幹的。

有所為有所不為。

他就是這麼一個人。

至於其他人會不會說三道四。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凡是個人,就一定會被其他人說三道四,從古至今誰也躲不開。

尤其是網際網路時代,這種聲音還會被無限放大。

正如之前他講的那樣,網際網路就像一個巨大的喇叭,把所有人的聲音都擴大了幾十萬倍上百萬倍。

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對著你說三道四的是村口的大媽大爺,但只有大媽大爺們能聽到。

但有了網際網路,對你說三道四的還是村口的大媽大爺,但能被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網民聽到。

看起來聲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