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核心理念(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網路小說圈裡。
一本小說,聚全網之力推廣,確實可以讓這本小說成為最火的小說之一,熱度會超過其他當紅小說,點選、訂閱等屬於也會比較好看。
但質量不行,那就是不行。
讀者能看出來。
其他人也能看出來。
真要有人想做IP,絕對不會選擇這種空有資料但口碑和質量都差一大截的小說。
真正的好小說,永遠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是那種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哪個作者手中誕生,跟音樂作品一樣,永遠無法預料到下一首走紅的歌曲是哪一個。
所以,徐楊才要搞什麼音樂社群,要簽約大量音樂人的作品優先權。
這就是廣撒網。
網路小說站點也一樣。
絕大部分網站,每年簽約那麼多本小說,上傳的數量更是不計其數。
真有那麼多人的作品達到了簽約標準?
相反,真要細看,只有極少數人的作品達到簽約標準,剩下的大部分就算是免費送讀都沒幾個讀者,更別說收費了。
但為什麼大站點還要花那麼多錢做這事兒?
不說人工啊其他費用,僅僅是合同的回寄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呢。
圖啥?
就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
經驗再豐富的責編,也不敢保證不會漏掉任何一本好作品。
所以,乾脆就放低標準,大量收稿。
只要這數十萬本低質量的作品中有一本能意外走紅,那就能收回所有成本。
有兩本,那就賺了。
有個十來八本,不用大火,小火一把,同樣還能賺到。
就算一本也活不了,也是可以填充書庫的嘛。
但外行不懂這個啊。
絕大部分外行不懂這個道理。
尤其是03年,網文還真就是一顆剛剛冒出一點點苗芽的種子,所有人都是外行,在管理以及經營理念上自然會走岔路。
作為網站和作者之間銜接點的責編,就成了那個夾縫中的受氣包。
周林估計就是這種情況。
而且周林能忍住不說前任東家的壞話,人品還算不錯,至少不是喜歡搬弄是非的那種。
所以,徐楊點頭:“那說說你對網路文學的看法吧,你覺得,做網路文學有前途嗎?”
“有,非常擁有前途,”周林一下子來了精神,“文學作品的特殊性是公認的,有著電影、遊戲、音樂以及其他文藝體裁都沒有的優勢,但傳統文學太沉重,讀起來很吃力,對讀者也有門檻要求,但我們國家人口眾多,卻有八成人口的學歷在高中以下,這八成人不需要閱讀嗎?不,相反,這些人更需要閱讀,需要吸收新的陌生的元素,但他們又不可能去圖書館去閱讀傳統文學,怎麼辦?我認為,網際網路和網路文學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