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要錢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那不一樣,蓋樓是為了羚羊科技甚至名下所有產業的發展,大樓蓋起來,東勝實業在首都不就有了辦公地點?”徐楊急忙道:“而且你放心,都是免費的,只要是我名下的實業,都可以免費使用。”
“實體企業能用幾間辦公室?哄小孩子呢?”
“那也比租借強,首都的房租,以後會越來越貴。”
“那倒也是,不過這錢你必須得出。”
“少點行不行?”
“不行。”
“先給你一千萬。”
“不行,一分都不能少。”
“兩千萬。”
“成交。”
“……”徐楊沒好氣的瞪了陶蕊楊一眼,“總覺得被你坑了。”
“有嗎?”
“有,肯定有,龍城那邊既然已經走上了正軌,那麼,以農產品銷售的回本速度計算,完全可以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擴張,”徐楊又不是傻子,怎麼能不知道龍城那邊的盈利狀況?
他雖然忙,可看報表還是會的。
現在他旗下的眾多產業中,就數龍城那邊最賺錢了。
因為那邊一開始的規模就不小。
而蔬菜這玩意兒人跟普通商品還不一樣,回本速度極快,幾乎沒有囤積的風險,當然也囤不住,要麼賣出去,要麼直接爛掉,所以只要會計不作妖,當天最多一週之內就能看清具體效益。
龍城那邊,徐楊開局就投了一千萬,規模並不算小。
要知道,他投資的時候還是02年,也就是去年,當時開局投資規模達到一千萬的蔬菜種植基地不少,但也不多,在龍城那邊是名列前茅的存在,而且因為選的是比較偏遠的大店鎮的土地,所以價格稍微便宜一些,實際上規模更大。
而陶蕊楊更狠,直接把一千萬的先期投資全投了進去,除了人工、種子、建材等成本外,剩下的全換成了地。
以當時的低價……
反正佔了大便宜。
也因此,走上正軌之後,每天的淨利潤就在十萬塊左右。
是淨利潤,刨除幾乎所有成本之後的利潤。
一個月就是小三百萬。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東勝農業只需要半年時間就能徹底回本,再往後就是純賺。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資料。
實際操作中,還要考慮到損耗、人工、氣候、季節、節假日以及競爭對手等等情況,甚至包括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
但就算如此,東勝農業呈現出來的潛力,也非常驚人,雖然爆發力不如羚羊科技,但持久力絕對更強。
可惜,這種門檻比較低的實業,競爭太激烈。
看到你賺錢了,其他人就會過來搶生意,正經路子搶不過你,就會使用一些歪招邪招,比做網際網路難多了。
徐楊的東勝農業也是借了地方上的風力,又勾搭上了隆盛商貿的,這才得以快速站穩腳跟。
不然的話,哪有這麼輕鬆?
現實生活中,這種很賺錢的實業,基本上都被地方上的大佬們佔據著,外人一般是很難插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