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忘初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戴智康、李翔相比,茅侃侃的人生則要坎坷的多,也是技術宅,也很有想法,在04年就開始搞虛擬現實遊戲,就是把網路遊戲搬到現實中來,讓玩家以真身藉助網路遊戲設定進行遊戲,類似於真人CS之類,但理論上講,比真人CS更好玩。
然而當時的技術明顯不成熟。
而且這種創意想要變成現實,成本很高,使用者範圍卻很窄,盈利能力極差。
所以茅侃侃的創業以失敗告終,隨後做了幾份其他工作,也都沒能落下個好,反倒是寫了兩本書,還算小有名氣,最後在18年自殺,才35歲,相當可惜。
最後一個高燃,前半生與茅侃侃差不多,在05年搞了個Mysee,是當時最火的P2P網路影片網站,再加上高燃的作風非常高調,也很會營銷自己,所以在京城四少中,高燃名氣最響亮,雖然最後創業也失敗了,但並沒有就此倒下,反而混得挺不錯,做起了專業的投資人。
然而只有少數人知道,在當時如日中天的Mysee中,高燃的角色也更像是一個投資人,而不是創始人。
高燃是水木大學新聞與傳媒創業畢業,不是搞網際網路的,而是在媒體工作中發現了網際網路傳媒的優勢,才想起來搞P2P網路影片,開始到處拉投資。
投資好說,可當時的P2P技術並不成熟,甚至只是個概念。
怎麼辦?
高燃找到一個技術大牛負責技術研發。
這個人就叫張鶴翔。
在Mysee的三個創始人中,只有張鶴翔是搞網際網路技術的。
徐楊之所以知道這事兒,是重生前搜尋“京城四少”搜出來的,當時為了看劉韜和王科夫妻倆的瓜去網上搜相關資料,結果搜著搜著搜出了個網際網路版本的京城四少。
這也是他覺得張鶴翔的名字很耳熟的原因。
之前一直沒想起來。
可剛才和王海洋談到影片傳播技術以及網路直播時,忽然想起了P2P技術,也就順帶著想起了京城四少、高燃、Mysee以及Mysee的研發主管張鶴翔。
這下子,瞬間豁然開朗。
跟著就是欣喜若狂。
誤打誤撞中竟然提前把張鶴翔這個技術大牛撈了過來。
這可是之前他想都不敢想的。
是絕對的意外之喜。
有了張鶴翔,他跟王海洋說的那些問題,還算問題嗎?
還不是分分鐘搞定?
而且有張鶴翔坐鎮,以後流媒體這塊幾乎可以說是高枕無憂,哪怕某度學著跟風也無所謂。
先發優勢這麼明顯且有大佬鎮守,要是這都壓不住某度,他還不如早點回家當富家翁。
徐楊一下子自信起來。
對王海洋道:“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核心技術交給張鶴翔處理,你也別閒著,帶隊公關配套技術,爭取在十月之前上線影片插入功能。”
“好,我這就安排。”
“越快越好。”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