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哪兒到哪兒,距離我理想中的環境差老遠呢,等我辦公大樓蓋起來,讓你瞅瞅什麼才是真正的現代化網際網路企業。”

“還,還要蓋樓?”

“瞧你說的,那個網際網路公司不蓋樓?”徐楊豪氣干雲的指著學校附近的空地:“不出意外,就在這塊,最少三十層,要請世界最著名的設計師做設計,建成後,一定是地標性建築。”

“就,就在這裡?”

“對啊。”

“為什麼不在中關村那邊?”

“離學校近啊。”

“……為了離學校近點,你就要在學校附近蓋一棟三十層的大樓做公司的辦公樓?”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擱我們那兒,至少要喝五斤白酒才能吹出這樣的牛批,可是你,行吧,你這個牛吹的令人信服。”

“哈哈哈。”

“走,去見老師。”

“走走。”

老師是招生辦的劉老師,劉曉芬,四十歲左右,態度挺好,只是稍微有點驚訝徐楊這麼早來首都,但也沒多問。

很顯然,劉曉芬還不知道徐楊開公司的事兒,更不知道徐楊名下的公司會那麼大。

嗯,胡楊的嘴巴還是挺嚴實的。

徐楊心裡挺滿意。

也客客氣氣的和劉曉芬聊了聊。

其實沒啥好聊的。

招生辦的老師一般不負責具體的教學工作,主要任務就是把夠條件的學生招募到學校來,跟大堂經理拉客差不多。

徐楊“自投羅網”,這招生辦老師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進了學校,雙方四年下來估計都不會有幾次接觸。

不過徐楊是帶著目的來的,自然不會輕慢對方。

但考慮到第一次見面,也沒說啥。

而是打算讓胡楊做箇中間人。

跟學校合作的事兒,最好是胡楊先提一下,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不然的話,場面怕是會比較尷尬。

這年頭的老師,尤其是行政這塊的老師們大多比較傳統,也好面子,要是招募的學生當場變身億萬富翁跟她談合作,估計場面會繃不住。

但有胡楊私底下提出,那就好多了,最起碼有個緩衝,也方便對方斟酌一下利弊再做決定。

所以,跟劉曉芬見了個面,確定要入學之後,這事兒暫時就告一段落。

甚至,劉曉芬和胡楊的工作也暫時告一段落。

這倆人提前到校,本就是為了徐楊,準備親自去潞州府一趟把徐楊帶回央美,預期至少要用掉半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