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可以不在乎區區一個首都戶口。

但對國內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來說,首都戶口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別說幾萬塊錢,如果有錢,花個幾十萬也在所不惜。

尤其是03年,國內對戶口以及城市戶口的看重程度是史無前例的。

十個人都想辦個城市戶口。

何況首都戶口。

二十年後,首都戶口一樣受追捧。

而且這個時候花點錢就能搞到的首都戶口,到二十年後,就沒這樣的好事兒了。

所以,公司上上下下真就憋著勁兒努力。

原因很簡單,看到了希望。

徐楊也敢保證,羚羊科技的薪資待遇以及軟性福利,在現在的國內就是第一流的,比一些個外企都好。

想讓馬兒跑得快,當然要讓馬兒吃的飽飽的。

這個道理,是個人都懂,尤其是生意人,最懂。

但是,真正能做到這點的卻不多。

原因麼,一是天性使然,絕大部分人還是更希望壓縮成本,而人力成本是最容易壓縮的一塊。

二,真的窮。

很多企業看著挺好,但實際上窮的叮噹響,流動資金捉襟見肘,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瓣花。

而人力成本在總成本中佔據很大比例。

就拿羚羊科技來說,目前羚羊科技有員工三百二十多人,平均薪資在四千左右,相當於每個月就要支出最少一百二十萬的工資,再算上五險一金等支出,加起來超過二百萬。

一年下來就是兩千多萬。

假如羚羊科技就此不再擴大規模,只計算工資的漲幅,到明年,人工支出就在三千萬左右。

到08年,將會接近一個億。

這是什麼概念?

一家公司甭管你賺不賺錢,一開年就要準備好這麼多的現金儲備,免得那個月發不了工資。

這還是網際網路企業。

網際網路企業用人數量較少,幾百人幾千人就算大公司。

如果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工成本將會非常可怕。

二十年後,陸續有電子廠以及一些小商品製造廠撤到東南亞,為什麼?

國內的人力素質、治安、物流、基礎建設、政治環境等等條件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東南亞一帶雖然人力便宜,可綜合算下來,似乎成本也沒降低多少,反而提高了不少風險。

但問題就在這裡,對這些企業來說,人力成本才是成本中的大頭。

人力成本只要降低五個百分點,就值得冒險。

商人逐利,風險只要還在可控範圍內,就無所畏懼。

正如當初那些商人一股腦湧入國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