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融資成功(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家公司,如果想融資,可以有好幾種收錢的方式。
但歸根結底,只有兩種目的。
個人套現或者增資擴股。
增資擴股,這錢就必須打到公司的賬戶上,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在公司的發展中,不能隨便挪用。
相反,個人套現就簡單多了,誰賣的股份,這錢就打到誰的賬上。
當然,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要複雜的多。
各種條款條文多如牛毛,還會隨著政策的變化和完善進行增刪,不是專業人士真玩不轉。
好在徐楊早有準備。
公司的財務和法律倆部門的人早就忙活好了。
最後跟劉曉松又扯皮一陣子,才確定最終的交易方式。
兩千萬美金,分兩部分支付。
一部分五百萬美金,直接打進公司的賬戶,剩下的一千五百萬則以私募形式轉讓,錢直接進個人賬戶。
這樣一來,既兼顧了公司的發展,又不會給股權的變動帶來其他變數,還順利套現。
真一舉三得。
最後,徐楊和李玲玲倆人分4.1%出去,剩下的0.9則由張曉穎、王劍以及公司內另外幾個持有股份的高管和程式大牛分別轉讓,湊足5個點的優先股。
不但如此,倆人轉讓的股份也分成了三份。
其中兩份是倆人個人持股轉讓。
剩下的一份,則來自於合盛投資。
因為合盛投資也是羚羊科技的投資人,所以這一部分錢進合盛投資的賬戶,算是公對公,只需要繳納印花稅就可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正好合盛投資需要發展,李玲玲也想做事業,這筆錢剛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這筆錢是整整一千萬。
剩下的二百多萬則平均分配到兩人個人賬戶中,一人一百萬出頭。
當然是美金。
繳納個稅之後,還有小九十萬。
這下子,真可謂是皆大歡喜。
公司有錢搞發展了。
合盛投資也有錢搞投資了。
徐楊和李玲玲兩口子也有錢瀟灑了。
九十萬美金,也不是小數字,拿出去投資,也能投資好幾家有潛力的公司了。
不過窮怕了的倆人都當起了守財奴,誰也沒捨得拿個人的錢去搞投資。
都把注意打到了合盛投資賬戶裡的那筆錢上。
當初在港島弄了個合盛投資,簡直太有先見之明瞭,做事兒太方便。
當然,現在的倆人還都沒什麼好專案。
反正也沒有人找他們投資,畢竟還沒什麼名氣,甚至沒有人知道合盛投資是個什麼玩意兒,也不知道倆人打算做投資人。
……
融資帶來的正面效應是肉眼可見的。
五百萬美金進入公司賬戶,還沒有發福利的時候,公司上上下下就已經迫不及待了,一個個比過年還開心,彷彿一群等著放寒假的小學生。
至於已經收到賣股票錢的張曉穎等人,更是喜不自勝,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