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開業大吉(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出意外,過年之後,第二家天天超市就該著動工了,地址在縣城裡。
第三家第四家以及更多家,徐楊就能一直盯著了,應該會交給陶蕊楊或者陶蕊楊的接班人負責。
萬事開頭難,有三四家做標準,後邊的按圖索驥照貓畫虎就行,只要執行力到位,第五家和第五十家沒什麼區別,甚至,越往後越簡單。
2003年1月1日。
元旦。
在這個時候,元旦還是個比較新鮮的玩意兒,一般人沒什麼感覺,連商家也還沒有關注這個節日,只有學生們會小小的慶祝一下。
徐楊沒有回學校,但有李玲玲給他做直播,知道學校裡還辦個了元旦晚會。
其實所謂的晚會只用了晚自習那麼點時間,下午五點開始準備,到十點左右結束,班級里弄點瓜子花生糖什麼的吃吃喝喝,有才藝的再表演個才藝,然後就沒了。
當然,他人不在學校,但錢卻到位了。
他不光承包了他們班級的所有花銷,還買了一套卡拉OK,更把他從濠海帶回來的數碼相機交給李晶琳,讓李晶琳可勁兒的拍,把這些珍貴的畫面全都紀錄下來。
用那句話來說就是他人不在學校,但學校裡卻流傳著他的傳說。
不過他肯定不會在意這些,在他的同學們過元旦的那個晚上,他一晚上沒睡,跟他三叔、老爹以及招聘的超市員工忙了一個晚上,好迎接第二天的搶購狂潮。
肯定有搶購狂潮,因為在開業之前的一個月裡,他三叔就開始做打廣告,類似於“全縣首家一站式購物超市盛大開業”“買零食去天天”“天天好貨便宜不貴”“天天有你天天有我”之類的廣告詞刷滿了河神廟鎮的大街小巷,幾乎走哪兒都能看到天天的廣告詞和大lo。
半個月前開始宣傳各種優惠措施,什麼“滿二百送一百”“全場九五折”“會員全場八折”“前一百名顧客免費贈送二斤雞蛋”“開業前三天當場返現百分之五十”“持此宣傳單可免費領取洗髮水一瓶”之類,一套接一套。
光列印的彩色宣傳單就發出去兩萬多塊。
這個時候的屯城人民哪兒見識過這樣的大場面,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早早的就在打聽開業時間,甚至有人提前好幾天過來打探情況。
元旦前夜,凌晨四點多就有人過來排隊。
到五點多天色矇矇亮的時候,超市門口已經有好幾十號人在排隊了,男女老少都有,還有幾個不大的孩子。
透過監控影片看到這一幕,徐楊拍了拍手,對三叔道:“三爹,把員工叫起來,準備開門,不用等準點了。”
“這……”
“不用這的那的,開門吧,別讓人乾等,而且早點開門也能早點緩解擁堵壓力。”
“行,我去喊人。”
二十分鐘後,超市的捲簾門慢慢升起,徐楊拿著大喇叭站在門口:“大家夥兒買東西歸買東西,千萬要注意安全,另外,不準損壞或者破壞任何商品,否則原價賠償,最後,有什麼不明白的,問導購,還有啊,超市裡的所有商品全不講價,不講價,標價多少就是多少,好了,開始吧。”
其實他說的這些話,在超市裡裡外外都貼著呢。
但考慮到村鎮上一些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他不得不重複一遍,至於有沒有用,那就管不了了。
反正他這超市裡僱傭了足足三十個導購,都是鎮子上的有點文化的女性,有中年婦女,但更多的是三十來歲的和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性。
雖然工資只有六百五,但在鎮子上已經是相當稀罕的好工作了,甚至比外出打工都划算,而且也算體面,好歹是又制服的。
何況在鎮子上工作,離家近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要素。
所以,他這第一家超市,幾乎把鎮子上閒著的且有心工作的年輕女性一網打盡了,還有幾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女高中生。
能吸引到高中生,是因為在招聘的時候有培養條款,籤的是五年期的合同。
不出意外,她們將會在系統的培養下慢慢成長為合格的骨幹員工,成為天天超市的中堅力量。
在開業之前,絕大部分員工都接受了最少一個月的培訓,全都在縣城一家職業學校裡培訓的,培訓內容是徐楊挑選並且編寫的,其實也簡單,主要是細心、耐心、紀律性這些東西。
至於企業文化那種玄之又玄的東西,現在還搞不起來。
何況在他看來,企業文化需要一點點日積月累的涵養,是從每個細節做起來的一種得到全體員工認可的工作氛圍,而不是那種整天早晨做操、喊口號的所謂“企業文化”。
有規劃,工資高,這兩點擺在面前,這些員工自然是動力十足,何況第一天開業,更是熱情滿滿。
作為一家鄉鎮級別的大賣場,天天超市規模不大但備貨齊全,零食、蔬菜、生熟肉以及各種日常用品應有盡有,還有衣服鞋子被褥床單甚至傢俱之類的東西,不過超市裡最值錢的也最被徐楊看重的卻是家電板塊。
他特意在一樓劃分出了一個一千平的家電賣場,基本上市面上能找到的家電,都能在這裡找到,這都是他三叔跑各品牌經銷商親自聯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