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蕊楊笑了,“如果我真給出你不滿意的答案,我其他方面表現的再優秀也不用?”

“當然,”徐楊也毫不猶豫,“在大方向跟我相左,那麼你的其他方面越優秀,咱們分道揚鑣的機率也越高,與其到最後鬧到不可開交,還不如一開始杜絕這種麻煩。”

說到這裡,頓了下一,補充道:“這種大方向上的認知衝突,是最危險但也最容易避免的。”

“真不愧是貝貝看好的商業天才,這思維方式確實高人一等,就衝著這一點,我都認可你,不管最後能不能合作,都樂意交個朋友。”

“先回答問題吧。”

“呵呵,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留在美帝,而是回國尋找機會嗎?”

“咋?混不下去了?”

“我真要是個混子,可不會到你這兒來混飯吃,國內多得是好單位開更好的條件邀請我加盟,”陶蕊楊捋了捋垂下來的劉海:“我回國只有一個原因,我看好過的發展前景,各個方面的發展,經濟方面不必多說,人口規模在這兒擺著,隨便找個行業殺進去都能賺錢賺到手軟,至於其他方面,我個人認為,發展狀況會比經濟層面更快更迅猛,工業、科技、網際網路這些都是機會,如果你有錢,我個人認為,你最應該投資的是網際網路,這才是世界的未來。”

“然後呢?不怕崩潰?”

“崩潰論?你信嗎?”

“你覺得我信不信很重要麼?國人信,百姓信,公知信,商界裡的大多數人也信,體制內一些學者也信,國外那些先進國家的科學家、學者也都信,我每次上網都能看到鋪天蓋地的類似言論。”

“我不信,因為這是人為炮製出來的,在國內你們不知道,但在國外呆過的都知道這是西方世界的一貫伎倆,他們一直沒有放棄顛覆和動搖國內社會秩序的行動,每年都有數千萬美金花在這些地方。”

“那你覺得我們能扛得住西方世界的顛覆?”

“能,一定能。”

“原因?”

“沒有原因,就是能,如果你真研究五十年來我們國家做出的成績,就會知道我們到底有多頑強,何況,我們現在就算窮,體量也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要大,哪怕只能取得微不足道的一點成就,都是可以碾壓很多所謂發達國家的。”

說到這裡,陶蕊楊的語氣有些激動,聲音也略微有些尖銳。

看得出來,這番話確實是發自肺腑的。

也正因如此,才更顯難得。

02年,在這個公知橫行,崩潰論大行其道的年代裡,這樣一個海龜,和大熊貓一樣罕見。

要知道,在新世紀前後出國的年輕人中,絕大部分是不願意回國的,即便最終回國發展也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而不是單純的看好國內的發展前景,其中不少人是抱著回國當“人上人”的想法回來的,更有一部分人是抱著傳播“先進思想”的想法歸國的。

那些回國後各種頤氣指使的海龜並不少見,這種情況要到十多年之後才會改變。

相比於那些海龜,還是陶蕊楊這種看著順眼。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怎麼看,他就喜歡這樣的。

沒辦法,他就是這麼一個狹隘的人。

至於其他人怎麼看怎麼想,他才不在乎呢。

重生前不在乎,現在更不在乎。

所以,下車之後,朝陶蕊楊伸手:“恭喜你,面試透過。”

“哦?意思是,你也看好國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