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福泰養殖(第1/2頁)
章節報錯
招商局在這個年代裡有著很特別的任務,主要目標就是各種外資,當然也有內資,但這個時候國內都窮,哪兒有那麼多錢搞投資啊。
尤其是潞州府這種交通不發達的十八線內陸山城。
說真的,潞州府真不是好的投資目標,交通不發達,商業環境也不夠開放,政商秩序也不夠穩定。
要不是徐楊是本地人,他真不會選擇這裡。
但出生地沒辦法選擇,他是這裡人,哪怕要往外發展,也不能對家鄉不聞不問。
何況在國內做生意,有的時候吧,老家還是挺重要的,國外不談,國內各行各業的大佬們都會拉家鄉一把,同時也會藉助家鄉的力量,很多時候,有“老鄉”這麼一層身份在,做事兒就是方便放心,而且在很多程度上,那些大佬也會藉助家鄉的人才、人脈、資金、政治等資源。
比如說同樣是晉省人的賈跑跑賈老闆,在資金最短缺的時候就從老家平陽國資就借到了三個億的救濟資金,要知道,那個時候的賈老闆已經面臨著四面楚歌的局面了。
當然,平陽國資也不是單純的做善事兒,也是想和老賈一起賺錢。
但能在那個時候依然敢貸款給老賈,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只可惜,老賈辜負了平陽政府的期盼, 拿到錢後沒多久就跑到大洋彼岸造車去了,直至徐楊重生都沒看到老家的車上市,更沒聽到老家回國的訊息。
徐楊不是老賈,所以他很樂意跟潞州府這邊打好關係。
萬一以後真有個馬高鐙短,也不至於求助無門。
好吧,他就是單純的想給家鄉做點事兒,他可不覺得堂堂一個重生者會混到賈老闆那個地步,賈老闆那純粹是自己作的,從一開始就不是本真正經做事業去的,也談不上是什麼企業家,就是一投機者,是個資本玩家。
資本玩家能混的很好,但玩脫了之後也別怨天尤人,都是自找的。
徐楊當然要做實業。
這年頭,在潞州府也只能做實業,想玩資本都玩不起來。
當他開著他的大陸巡找到招商局的時候,招商局的工作人員都是懵的,尤其是看到他的名片之後,半天沒人說話,最後還是一小老頭兒小聲問:“請問,你,你真是港島來的?”
徐楊哈哈一笑,“我是本地人,但資金是如假包換的港資,我只是一個副總,給人打探情報的,要不是我是咱們潞州府人,我可不會把第一站放在這裡,說真的,咱們潞州府真不太適合投資。”
“那,那你……”
“不用緊張哈,我就是先了解一下情況,比如說咱們這個政策待遇之類。”
“有有有,都有,就是不知道你們打算投資多少錢?”
“先期投資五百萬,要是順利,後邊會追加投資,三五千萬不在話下。”
“什麼專案?”招商局那可憐巴巴的幾個人眼睛都亮了,五百萬對潞州府來說其實不算多,好歹是個地級市,而且轄區內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對招商局來說,就很不容易了,在潞州府,招商局基本上就是個擺設,招商局這些人基本上等同於進了冷宮,別說五百萬,誰要是能拉來五十萬,那也是了不起的業績。
更何況這還是港資。
港資啊,想想都很高大上呢,萬一港商滿意了,隨手再多投個千兒八百萬的,那豈不是美滋滋?
所以徐楊立馬被熱情的圍攏起來,也沒有人關心他的身份和年齡了,尤其是當這些人透過他們的渠道跟港島那邊的合盛投資總部聯絡過後,恨不得能徐楊供起來。
貨真價實的港資,這在潞州府可能是頭一份。
當天中午,徐楊被請到了金薇大酒店去吃飯喝酒,要不是他態度很堅定,估計要被灌到醉死,更不用說那些個嬌滴滴軟綿綿香噴噴的陪酒小姐姐了。
這也算是一大特色了,全國各地都一樣,為了工作嘛。
但徐楊不吃這一套,滴酒不沾不說,連身邊的小姐姐也碰都不碰一下。
還敲著桌子道:“你們的熱情我能感受到,但千萬不要來這一套,我個人並不喜歡,絕大部分外面來的人也不太喜歡,因為人家千里迢迢的來這裡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吃喝玩樂,如果真有人喜歡這一套,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那都不是正經做事兒的,就算不是騙子也不可靠。”
招商局的一個副局長有點尷尬,“不至於不至於。”
“別人我不知道,但在我這裡,在我們合盛投資,這樣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我們都是正經做事的人,聚餐可以,但像今天這樣的大魚大肉名酒名煙最好是最後一次,”徐楊是一點也不客氣,把招商局的幾個人訓的老臉通紅,然後才和顏悅色道:“好了,這個話題到此為止,咱們可以談正事兒了。”
什麼是正事兒,就是投資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