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這麼多的電子廠,產品從,簡單的收音機、錄音機、電子錶、計算器等產品製造,一直到微型電腦、個人電腦、多層次線路板、電腦外圍裝置、高階通訊器材、音響等產品。”

“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或者說是工業生態,雖然港市這些地方的原材料,大多從東瀛和臺省引進,甚至於如今的東南亞諸國,也在供應港市,才有了港市現在的地位。”

“可我國的深市,同樣有這樣的優勢,還是我們太缺乏底蘊了。”

“段平一個人做不了太多,我說一些想法,你記一下。”

周林揉了揉腦袋,看向秦姍姍。

秦姍姍微微點點頭,準備好紙筆看向周林。

“關於電子工業生態的建立,我暫時是這麼想的。”

“第一,立足於如今的港市,這一千多家的電子廠,是我們如今能夠使用的最快最便捷的一個生產基地,這裡不僅有懂技術的工人,還有一些學歷高的設計人員,我們未來出口國外的代加工或許可以放在這裡。”

“第二,端腦的第二個實驗室,就暫時定在港市,建立以港市電子廠為基礎,結合華威和步步高現有技術人才為中心的,電子科技實驗室,主攻現有環境之下的個人電子用品。”

“分為以下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辦公用品,包括:傳真機、印表機、影印機、投影儀、碎紙機、掃描器考勤機、裝訂機等。”

“第二個方向是個人電腦,這個包括,個人電腦的硬體生產和研究,這個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了,但是這個還是有待發展的;而除了硬體就是系統和軟體方面,這才是最大的一塊市場。”

“第三個方向,是立足於如今步步高和華威的通訊環境下,研發相應的產品,因為這個通訊環境之下,不僅僅是可以做個人通訊,還有類似於公司內部通訊等等的東西,先列一個條目,後面再慢慢發展。”

周林說著,秦姍姍手裡紙筆不停的記錄著。

“而關於此地的第三個開發方向:那就是將這裡,作為我們的人才孵化中心,現在這邊建立端腦,然後以端腦和段平以及任總進行聯絡,對於這裡整個的人員進行篩選,然後直接獵頭。”

“第四,監控這裡國外投資的大廠的生產方向,關注他們,等於一定程度上,關注國際科技發展的趨勢。”

周林說道這裡,便停了下來,手指輕輕捻動。

“還有嗎?”等了老半天,看周林沒有什麼動靜,秦姍姍才開口問了一句。

“暫時就這些吧,你們先慢慢落實。”

“好。”秦姍姍點點頭,再跟周林兩個人討論了一下整個計劃的一些細節,周林不可能把全部的細節給敲定。

只是提供一些例外的情況下的應變方案。

而如今的段平甚至於任總,兩個人都忙碌的顧不上這邊,所以這個端腦的實驗室,只能在總公司的關注之下建立了。

這麼大的工程需要專門的人來進行督導,而且還得是專業的人員。

這就是秦姍姍接下來的工作了,她要做的首先就是選人的問題。

雖然籌備組現在由馬老師擔任負責人,可馬老師得先搞定了農業實驗室那邊才可以。

周林揉了揉腦袋,其實可以將史蒂夫邀請為端腦的成員,不管以後如何,到時候的喬不斯,肯定會對周林這邊起到足夠的作用。

甚至於整個高通的技術骨幹,未來都可以變成這個端腦實驗室的成員。

你想一下,讓這些人坐在一塊兒,那可真是不敢想了……“老闆,那個沈南星,你不叮囑幾句?”秦姍姍無奈的看了周林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