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寸聽完點點頭,這個確實就是剛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和期盼。

蔡德祥感慨道:“要是咱們的企業爭氣的話,夠學習人家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那咱們以後就不用受罪了。”

“我相信過幾年,咱們本土企業肯定能夠追上來。”

“希望如此。”

九十年代,地方官方雖然在經濟發展方面經驗不足,會有所失誤,但大家是真真切切想把經濟搞起來。

他們二人剛剛回到辦公室就聽到秘書進來報告說,林醫藥廠的老闆周林過來了。

招商局局長周方寸疑惑道:“誒,這個周林怎麼來了?”

市長蔡德祥說:“周林就是那個之前跟鄭宇康爭搶龍州市醫療保健品,打的火熱的那一個周林是吧?”

“對,就是他,最後還是他贏了,現在鄭宇康那個新藥廠的股份全部在他手裡了。”

“看來,這人還挺有一套,連鄭宇康這樣的老狐狸都被他打敗了。”

“我聽沈清陽提起過,他也說這個年輕人很不簡單。”

蔡德祥問秘書:“他來找我有說什麼事嗎?”

秘書回答:“沒有,就說想跟您見一面,談談。”

周方寸猜測回答道:“估計也是為了招商引資這個指標來的。”

“行,那我們跟他探探招,看他有什麼能耐,能夠把鄭宇康這個老傢伙都給掏空,搞跑路了。”

周林進來時,兩人雖然在報道中看過周林,但是真見到真人,市長蔡德祥和局長周方寸都覺得這個年輕人似乎比報道上更出色,有大富商的氣質,單從氣場來講,甚至要比沈青陽還要略強幾分。

周林在拍賣會現場遠遠看過市長蔡德祥一次,如今近距離看感覺他有點五大三粗,講話聲音十分粗獷,而他身旁的人倒是文質彬彬的,兩人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周林從林夢瑤口中聽過對周方寸的描述,自己後續也查詢了他的一些資料,現在確認他就是招商局局長周方寸。

周林主動伸過來跟他們握手,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蔡德祥和周方寸對他的創業事蹟時間節點都記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清清楚楚,這有點出乎周林的意料。

市長蔡德祥說道:“咱們龍州要是多幾個向你這樣的年輕人,那咱們的經濟很快就能活躍起來,我看沿海好幾個特區城市,都是以點為線,以線帶面,帶動了整個產業鏈起來,像廣州深圳本來只是一個進口外國電子垃圾的碼頭口子,後來發現自己組裝更便宜,然後大家就搞起來了,有好幾個電子加工廠就是這樣辦起來的。”

周林點了點頭說:“對,其實我們只要有一個產業起來了,就能夠帶動這個產業的上下游行業,有了上下游行業之後,就能夠輻射出更多的子行業和上游行業。”

蔡德祥滿意的點點頭,說:“不錯呀,年輕人,現在你那個藥廠很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