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林看來像這種稀罕的藥物,就跟美食一樣,一定要定量供應,如果現在胃口剛剛被調動起來,馬上就滿足口腹之慾,大家反而很快就吃膩了。

這一套就是周林上一世經常用的飢餓營銷法:先把市場熱度炒高,然後再限量供應,使得到的人覺的此物很是稀罕,是一種身份的彰顯,從而形成一種‘硬通貨’;用於領導和高階交際,就像華子一樣的社交物品。

幾天後,這個輿論突然開始慢慢變味了,竟有人在吹噓林乙丸具有抗癌和起死回生的效果。

秦姍姍給周林盛飯的時候高興的說道:“我聽隔壁的嬸子說咱們的藥廠出了一種可以起死回生的神藥,叫林乙丸是嗎?”

周林一聽不妙,皺著眉頭問道:“隔壁的嬸子跟你說的嗎?”

“對呀,就是咱們隔壁李嬸子。”

如此偏遠閉塞的農村都能聽到這個藥名,證明這種新藥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到龍州市的每一個角落了,對於這種過熱的效應,周林並沒有感到極大的喜悅而是有些惴惴不安。

‘可以起死回生’這是很敏感的詞,周林不知道這話是‘潮溼’的輿論環境中自然生成的還是有人故意要“碰瓷”自己。

周林說:“你別聽他們胡說,咱們的藥主要還是止痛,保肝護肝的作用,我免費給那些肝癌晚期患者使用,主要驗證這個藥的止痛和護肝效果,它並不是治癌藥物也沒有辦法起死回生。”

“可是外面都這麼說呀。”秦姍姍說道。

“不是人多說了就算,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難道外面那些平頭百姓比我這個製藥人還了解藥不成?”

秦姍姍看著他滿目崇拜,嘴角微微上揚,說:“當然是你比較瞭解,你的口才真好。”

周林笑的說道:“口才好算什麼,要你好,我也好才是真的好。”

“大白天的吃飯就吃飯,還說什麼胡話呢。”秦姍姍睨他一眼。

來到藥廠之後,周林坐在辦公室裡翹著二郎腿,心裡盤算著事。

做醫藥公司本來就是在刀刃上跳舞,一旦把握不了尺度,就可能讓自己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不知道能不能熬得到電視臺來採訪自己,如果不行的話,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親自出馬了,因為這事可大可小。

正想著,醬豆跑進來說:“林哥,電視臺記者小魚要來採訪你。”

周林興奮地站了起來問:“是那個理著蘋果頭看起來很可愛的那個小魚嗎?”

醬豆頭點的跟搗蒜似的,“對對,就是咱們市最出名最可愛的那個生活頻道記者小魚。”

“喲,你小子好像很喜歡她,一說到她渾身都有勁了。”

醬豆瞬間就臉紅了,說:“這麼可愛的女生誰不喜歡呢?”

不一會兒,醬豆就請記者小魚進來了。

記者小魚今天雖然穿著普通的白色便裝,但是清純的臉蛋和清澈的眼眸著實讓人眼前一殼。

周林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挺拔的身材,頗有大老闆的氣派。

兩人一陣寒暄之後,便準備進行採訪。

記者小魚問周林,“周老闆,你要不要提前背背稿子,還是看著提示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