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赴宴(第2/2頁)
章節報錯
“租的,專門為了接你才準備的。”說著話大酒店就到了,高官熱情地招呼道:“周總好不容易來一次,一定要嚐嚐我們這的地方菜啊。”
周林看著這一桌子的茅臺龍蝦鮑魚象拔蚌,這特孃的哪樣是你們河東的特色?
唉~周林任命似的嘆息了一聲,俗話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自己幾斤幾兩心裡難道還能沒個數麼,哪裡值得這麼高規格的招待,說白了,這河東的大小領導是拿他當做千金買馬骨的那跟骨了。
說真的,現在的河東,那是真的窮,都說這晉商自古人中精,可是改革開放後這地方就愣是挑不出幾家稍微上點規模的企業,GDP和人民生活水平,連西北的幾個省都不如,說他窮的尿血,都不能算是誇張,部分農村地區鬧饑荒的時候甚至還時不時的餓死倆人。
這在十年後簡直都是不敢想象的,十年後,這是全國暴發戶的集中地。
說白了,這年頭的煤不值錢,而且用煤的地方也不多,重工業主要還是集中於東北地區,輕工業集中在江浙一帶,東北自己的煤都挖不完,根本就不要河東煤,江南一帶雖說煤礦不多吧,但是也勉強夠用,其他的全國各地能耗量也不大,當地自產自銷的小煤礦基本上也能保證生產,消納不了多少外地煤,賣點煤都不夠運費的,加上裝置老舊等一系列的原因,這的煤礦一個個都在賠錢。
所以這些領導也著急啊,一聽說周林要來投資,一個個的當然積極了,這位不但是國內首富,而且是公認的商界神童,眼光極準,像是小靈通啊,多晶矽啊這種東西大家沒法跟風,可是煤礦可以啊,只要把周林買煤礦的訊息大肆宣揚一番,那這跟風的投機商人還不烏央烏央的?
說不定,能把那些煤礦包袱甩出去一半呢。
當然,如果他們知道十年後的煤價,也許會為今天的行為狠狠扇自己幾個巴掌。
不過怎麼說呢,河東這個地方,成也煤炭敗也煤炭,原本九十年代末,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製造業的,但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這裡幾乎所有人都是圍繞著煤炭在生存了,政府試過許多次產業轉型扶持第二產業,但都以失敗告終,以至於黃金十年之後,這裡的產業反倒什麼也發展不起來了。
要不怎麼說,命運中白給你的餡餅全都暗暗標好了價呢,因為挖煤實在是太賺錢了,以至於一流的人才全都去搞跟煤有關的生意去了,哪怕是招工,下井曠工月薪普遍能賺到七八千乃至一萬以上,無形中也提高了當地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就算政府再怎麼高瞻遠矚,也沒法硬摁著煤炭產業不讓發展不是,好賺的錢賺習慣了,再想幹苦哈哈的製造業就很難了。
不過好歹河東富了十幾年,多少也還算有些家底兒,有個叫鄂爾多斯的地方比它慘多了,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一頓飯吃下來,賓主盡歡是肯定的,周林連現場都沒看,就先答應下來四座大型煤礦和兩個洗煤廠的收購,地方政府像燙手山芋一樣的扔到他的手裡。
不過人家都拿出這待遇了,想買了煤礦拍拍屁股就走,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了。
“周總,聽人說宏圖集團,有考慮會上市融資啊。”
周林心裡吐槽這訊息傳得怎麼這麼快,一邊笑道:“還早,還早,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
“融資之後宏圖應該會建二期和三期吧,周總有沒有想過把工廠建在河東啊。”
周林只得笑著道:“還在考慮。”
二期肯定還是建在登州,這是規劃的時候就定下來的,不過如果融資到的錢比較多的話,三期也不是沒可能一起上,建在河東的希望很大,也沒有別的原因,就是煤炭便宜,如果是自家煤礦的話可以省運費,成本可以進一步壓縮。
喜歡重返90年代請大家收藏:(重返90年代搜繁體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