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萬倒也不是給不起,問題是這幫港臺明星一個個都忒能擺譜了,除了給你拍一條廣告片之外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管了,這套代言模式在這個年代倒也湊合,可這種營銷模式在周林看來實在是太糙了,為此,周林提出了一系列後續的宣傳計劃,並表示可以加錢。

結果這幫港臺明星誰都不鳥他,並表示,人家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沒義務配合你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要求,就一條廣告片,愛拍不拍,你不拍有的是人拍。氣的周林決定:大爺不伺候了。

周林給鄭樹新打了個電話:“喂?大哥,你認不認識江文啊。”

“不認識,不過人託人的話,能找著。”

“那麻煩大哥幫我找一找吧,我想請他吃飯。”

“幹嘛,要簽名啊。”

“要什麼簽名啊,我找他拍廣告。”

“你那個酒啊,那麼大的專案,你找港臺明星啊!你還差這幾個錢了?”

“我不,我就找江文,而且我給他兩百萬。”

“你拿劉德紅的價格請江文?你瘋了吧!”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行吧,那就這樣”九十年代非常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就是:內地明星不值錢。

香江四大天王都是百萬級以上的代言費,但內地,即使人氣最高的江文,可能有個十萬八萬的人家這活兒也就接了,稍微叫得上名字的港臺明星,出場費就比他高得多。這也就導致了,港臺明星一個個出門的時候都前呼後擁的,內地則低調得多得多得多。

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國人覺得港臺明星洋氣,他們代言的東西有檔次,而內地明星代言的東西,會感覺非常的土。

當然,周林的使辦法讓他的產品不土。

周林覺得,之所以前幾屆標王都折戟沉沙了,很大一個原因便是他們的營銷太沒有長性了,這年頭的廣告都是炸彈,看著威力挺大,但轟隆隆的炸那麼一下,也就結束了,想要保持效果,就得一直轟隆隆的炸。

花錢多不說,關鍵是還招人煩,江偉的飛隆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營銷,應該是細水長流的,最起碼,要有季度計劃、年度計劃、乃至三年、五年計劃,對於營銷所產生的效果,也最好能建立起評估機制,雖然在沒有網路的今天想實現這些有點兒困難,但起碼可以試試。

況且現在離通網也沒多久了。

大約兩個多小時之後,周林的手機響了,一接起來,裡面便傳來既陌生又熟悉的嗓音:“喂,周老闆麼?我是江文啊。”

“江老師,您好。”

“不敢不敢,您好。”

“江老師,您最近有時間麼?我想請您吃個便飯。”

“哪能讓您請啊,我請您,您什麼時候回京?”

“後天。”

“那成,您千萬不要跟我客氣,您是外地來京城上學的,我是土生土長的坐地戶,咱們之間的第一頓飯,您無論如何也得讓我請您,對了,朔爺您知道麼,他聽說我要請您吃飯,特興奮的非要一塊跟著蹭蹭,說他對您特感興趣,想跟您認識一下,交個朋友,行麼。”

“成啊,能跟朔爺成為朋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這樣,如果方便的話圈子裡平時玩的好的我覺得不妨都叫出來一塊吧,你要請我我也不推辭了,不過咱也別去什麼酒店了,實話實說鮑魚龍蝦的我都不是太愛吃,你知道哪有烤鴨做的好的請我吃鴨子吧。

“妥了,那就這麼定了,後天晚上,我請您吃鴨子,我還真知道一家味道倍兒棒的一烤鴨店,比全聚德正宗多了,就是位置有點不太好找,您是從學校出來麼?到時候我去民大接您。”

“那成,咱們定了,後天晚上六點,你來民大正門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