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沒有人代理我們的酒,願意做的都是些小代理商。”

周林也沉默了一會兒,道:“兩孔一秦施壓了?”

“是,這三家酒廠放出風,說是但凡代理他們白酒的,都不許代理我們。”

“外地的代理商呢。”

“也不太好,願意代理的不多,而且條件都比較苛刻,分成高不說,還不願意接受預付款,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也不敢給他們壓貨。”

“好,我知道了。去見劉董了麼。

“劉董在開會,他說等他開完會會親自過來。”

“好,我知道了,別慌,沒事兒的爸,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恩。”

掛掉電話,周林心煩意亂,隨便找了一份報紙,胡亂的翻看也看不進去。其實周林很清楚,真要是徹底撕破臉皮,斷他代理商都是輕的,直接斷他供應商都有可能。

吩咐孫東陽道:“幫我買本雜誌。”

“好的。”

孫東陽是個機靈的,知道這時候周林想看啥,不大一會兒功夫兩本雜誌就買回來了,一本是最新一期的畫道,一本是《酒說》,一本專門講酒的雜誌。

周林先翻開畫道,找到秦姍姍正在“火熱連載”的漫畫,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秦姍姍畫的是少女漫畫,有點類似於水果籃子,一般男生都看不進去,但周林卻覺得很好看,我老婆畫的啥都好看。

看完漫畫,周林覺得自己心情好了不少,翻開第一頁,看了五分鐘,周林就差點把這雜誌給撕了!

封面文章的標題赫然寫著:《用大工業的手段生產藥酒可靠麼?》往後翻,第二篇文章的標題是《大工業自動化流水線VS古法釀造,哪個才是真正的好白酒?》再往後翻,第三篇《面對工業化衝擊,如何堅守漢東省的酒文化?》再一看署名作者,全都來自於漢東省酒業協會。

“呵,官方組織都下場了,這是鐵了心要整死我啊。”

三大酒廠和官方協會出手,其實周林早有準備,只是沒想到他們會這麼絕罷了。

郭老師說得好:只有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即使沒有梅川庫子攛攝,他們也未必就會放過自己。

周林的酒廠用的是現代化工藝,工業化大生產,而且他幾乎完全沒有酒窖去存年份酒,登州這地方,也確確實實沒有任何的歷史文化,否則的話他也不至於要用藥酒給產品定位了,但也正因為如此,某種程度上,他事實上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公敵。

四個字:破壞規矩。

工業化生產最大的特色就是產能大,釀造時間短,周林這僅僅是第一期工程,日產量就足有十幾噸,這是古法釀酒萬萬比不了的,國內倒也不是沒有這麼釀酒的企業,但無一例外的走的都是親民市場,比如二鍋頭。

最關鍵的是,大產能代表著大消耗,國家還不富裕,可供釀酒的糧食是有限的,漢東省自古以來就不是產糧大省,有訊息稱上頭對白酒消費火爆的現象已經有點不滿意了,很可能會限制釀酒的相關政策,更大需求就代表著在供應商那有更大的話語權。

酒業協會懟他也在預料之中,那幫老學究,理所當然的要鼓吹古法釀酒,什麼產地啊,酒業歷史啊,酒文化啊,這些東西炒起來他們才有用武之地,況且周林又不給他們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