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叔客氣了,一直聽我爸提起您,說與您為敵,著實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情,您可一直都是我爸最佩服的企業家呢。”

如果讓老廠的那些領導們看到周林坐在眼前這人的面前,一定會嚇上一大跳,此人說來從來都不是周衛東的朋友,相反,若是三年前倆人碰上,搞不好都得打一架。

此人正是周衛東多年以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大通電纜的董事長,崔梅良,現如今的華國線纜第一人,傳奇級的企業家,蘇商的典型代表之一。

說實話,此人比周衛東要厲害多了,明明入行比周衛東晚,成就卻已經超過周衛東了,就算周衛東不被雙規,十之八九也不會是此人的對手,他的大通不但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做光纜的線纜廠,十年之後,此人還將帶領大通透過自主研發生產出光纖預製棒,打破米日兩國的技術封鎖,眼光和魄力無不是一時人傑,他的大通也是未來的國內民營百強企業之一。

“今天來找崔叔,是希望可以和崔叔合作,或者說得再直白一點,我是來找崔叔求助的”崔梅良泡茶的動作不停:“賢侄的兩大豪言,當真是振聾發聵啊,我還納悶賢侄哪來的這麼大底氣,想不到你居然打的是我的主意。”

“崔叔好靈通的訊息,佩服。”

“賢侄打算如何合作?

“我要建高空線纜的產線,還要做光纖線纜,尤其是光纜,目前國內只有崔叔這裡的技術是最成熟的,我需要崔叔幫我修建產線,你我合資建廠,我可以給崔叔4 9。/。的股份。”

崔梅良笑容不減:“賢侄的口氣,可是要比衛東兄大得多唆。”

“我自然有我的底氣。”

崔梅良再笑:“那賢侄可得好好想想如何說服我哦。”

“崔叔,這麼多年來,您跟我父親始終都是劃江而治,北方市場歸他,南方市場歸您,沒錯吧,我爸出事這麼久了,相信您能撬的客戶應該都已經撬得差不多了,那些撬不來的,相信一時半刻的您也撬不來,尤其是北方几省的電力公司,對吧。”

“丁”小爾。

“您跟我合資,第一個好處便是這北方市場,新公司我父親原班的團隊為根基,主打北方市場,南方的市場我們保證絕不插手,你我兩家公分江山,把別人擠出去,您也能在北方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另外,您的股份您可以以大通的身份出資,也可以以您個人的身份出資,據我所知您的大通的股權結構比我父親的電纜廠可要複雜多了。”

崔梅良笑眯眯地喝茶,還給周林倒了一杯:“嗯……算是個理由,還有呢?”

“我知道崔叔您這兩年一直都在自主研發,舊裝置淘汰的很快,新裝置除了自用您又捨不得賣,這在財務報表上應該不太好看吧,不管是舊的還是自研的裝置,我都可以按新裝置算,您以裝置出資到我的企業,這都是資產,對股東您也好有個交代,您的所有裝置,我都可以按新裝置來算您的投資,這是好處二,不過相應的,您也得給我們技術指導。”

說罷周林喝了口茶,讚歎道:“好茶!”

崔梅良笑道:“茶這個東西啊,要滿滿泡,慢慢品,不能太急啊,太急不但喝不到味道,而且還容易燙嘴哩。”

“沒事兒的崔叔,我年輕,不怕燙。”

崔梅良搖頭道:“年輕人,到底是毛躁啊。”

“可年輕人也氣盛啊,崔叔,新工廠您擁有一票否決權,一個可以被您鉗制的競爭對手,總好過一個您不熟悉的對手的,您投資我的第三個理由就是,如果您不投,我自己也能想得出辦法搞定,到時候,咱可就真成了對手了,嗯〜這茶真好。

周林又喝了一大口,牛嚼牡丹一般。

崔梅良倚靠在椅子上,笑道:“賢侄的提議,還是很好的,只是我很好奇,我拿出作價一千多萬的裝置跟你合資,賢侄憑什麼要佔據51%的股份呢?總不會就憑賢侄的一張嘴吧。”

“您價值一千萬的裝置和技術先進場,我隨後自然會有一千萬的現金進來,哪能讓崔叔吃虧呢。”

“賢侄可真不枉你‘小牟啟忠’的綽號,說這麼大的話,不怕閃了舌頭嗎?”

“如果到時候我拿不出一千萬,需要崔叔您來出資金運轉的話,合作依然作數,我和我爸的老班底總共入股5%,白給您打工怎麼樣,您若不嫌棄,等我爸出來了讓他給您當副總也行,怎麼樣崔叔,我爸那麼多年積攢的人事班底,5%的股票總是值得吧。”

“賢侄……真的能拿的出一千萬?

“當然。”

崔梅良認真思索了半響,道:“這麼說,我沒有理由拒絕嘍?周林伸出手:“合作愉快”“我等你的一千萬哦。”

周林在大通待了大半天,還陪著崔梅良一塊在食堂吃了午飯,到下午一點多的時候,大通的法務部門就擬完了合同。

周林上輩子的專業就是法律和金融,倒也不用旁人幫他驗證,審查了一遍合同沒問題之後刷刷就簽上了自己的大名,與崔梅良相視而笑。

至少暫時,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賺的。

對於崔梅良而言,如果周林果然拿出了一千萬,那等於是他用自研裝置和舊裝置作價了一千萬的固定資產,他的公司正打算去李家坡上市,這是非常划算的生意,更何況還能分潤北方市場。

他也並不擔心自己獨門的光纜技術會培養一個競爭對手,新工廠頂多也就是給大通代工的,因為這年頭光纜的客戶全國就郵電一家,累死周林也不可能搶得了郵電的生意,不止因為協議與約定,更因為他的大通裡面有郵電部門的股。

更何況,他覺得十之八九,這小娃娃是拿不出一千萬的,到時候,就當自己新建了一個分場也就是了,周衛東的骨幹團隊,5%的股票還是值的,事實上他本來就惦記上那些熟練工人和業務骨幹了,雖然他自己也可以去挖,但鄉土企業重地緣,他去挖遠沒有周衛東的兒子出面衝在前面合適。

而周林呢,同樣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這年代推進專案的速度很快,從選址到進裝置,兩三個月也就夠了,他絲毫沒有在這麼短時間內賺到一千萬的把握,不過他至少知道大通在未來二三十年裡發展的一直都很好,將老爹的那些骨幹交給崔梅良,也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

如果他拿的出一千萬,那就更棒了,雖然裝置買的有點吃虧,但是技術無價,高空超輕線纜和光纜技術雖然三十年後都爛大街了,但這時代絕對是寶貝中的寶貝,更關鍵的是,他一個黃毛小子畢竟人微言輕,需要崔梅良站在身後,讓他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