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下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講得清清楚楚。

但也有個問題,那就是並沒有很好的說清楚民族融合的好處,更沒有說清楚其必要性。

李二其實也不是特別理解。

雖然他知道陳遠是後世之人,他也對陳遠提出民族融合這件事沒有什麼意見,可歸根結底,他跟很多人一樣,是有大漢族思想的。

潛意識裡,他也看不上很多中原地區以外的人,尤其那些深山老林的蠻人,僚人。

哪怕大家生活在一塊土地上,那些人說起來也是大唐境內子民。

也因此,他一不認為這樣的融合有什麼必要,二不覺得真有多大的好處。

是以聽完笑著說道:“試自然是可以試,只是賢弟這些話說下來,愚兄還是沒聽明白為何一定要融合啊!”

“沒錯,若僅僅只是因為缺少人口,便在大唐境內大規模推動種族融合,感覺還是有點小題大做了,而且這融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陳縣公怕是低估了裡面的難度。”房玄齡笑著說道。

陳遠樂道:“我就知道肯定會有這樣的說法,可問題是,吾等華夏之民,炎黃子孫,最初也不是一個種族啊!

沒記錯的話,炎黃炎黃,是炎跟黃兩個部落族群吧?而即便是炎和黃,好像也是很多不同習慣不同信仰的族群慢慢融合起來的。

再到涿鹿之戰,蚩尤部落,那也是好多個族群形成的大部落。

再說近點的,始皇帝一統六國之前,那麼多國家,其狀況跟目前大唐境記憶體在其它種族部落,本質上難道不是一樣?

如此,咱們若是能把這些種族部落收服,某種程度上是否也是一份名垂青史的偉業?”

這話說得有點意思。

儘管好像還是沒什麼必要性,但是動力一下子就有了。

因為這的的確確是一份偉業,雖然不足以比擬秦皇,卻也足以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時陳遠又說道:“其實這件事跟我大唐大量冊封異族貴族也沒什麼區別,連好處差不多都是一樣的。

冊封異族貴族,使其帶兵依附,一則減少敵人,降低邊塞為異族入侵之風險,二則化敵為友,使得異族為我所用,戍守一方,為國朝之藩籬。

融合山越百族,使其誠心歸附,一樣可以減少內部矛盾紛爭,避免損耗國力,一樣也是化敵為友,使得外族為我所用,為國朝之建設添磚加瓦,為大唐兵威再添鋒芒。

兩件事本質上是一樣的,無非一個在內部,一個在外部。”

這樣一說就更有意思了。

必要性也得到凸顯。

說白了,一個國家要治理好,不但要處理好外部事物,內部也必須穩定才好。

簡而言之便是外要攘,這內也要安。

不能說光盯著外面,內裡就一團糟,放著一些定時炸彈不理。

從這個層面上說,收服融合那些少數民族,的確有著相當的必要性。

不然時不時就流血衝突,影響穩定,影響發展,影響實際統治,也是很煩人的。

而一旦收服融合,那麼不但麻煩少了,還能發揮大的作用。

就連兵威都能更上一層樓,因為少民一樣可以入伍當兵。

李二頻頻點頭,看向眾人,笑道:“此事陳縣公已經給出了他的理由,某覺得還不錯,諸位以為如何?”

“那還用說,俺老程的兄弟,自然是好啊!”程咬金哈哈大笑,第一個表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