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漁船入長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安。
天暖了,又到一年春耕時。
這個時候,遍佈關中因為過年而停滯的各項工程早已全面恢復,便連地方上,亦轟轟烈烈掀起了一股大基建的熱潮。
今年的春耕來得也比往年更簡單些,因為鋼鐵產量大增,曾經昂貴的鐵質農具而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個時候,經歷了一冬的學習,第一批來自地方上,專門學習水泥造紙等工藝的學員也終於畢業了,大大小小的家族門閥成功獲得由工部頒發的許可證,開始正式將注意力從土裡上移開,轉向工業。
這樣的日子裡,李二反而是輕鬆了。
過去就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總是有處理不完的政務,關鍵很多時候一些問題根本就沒法處理。
現在突然之間好多問題就消失了,沒人問他要錢,沒人問他要糧,一時間他還有點不習慣。
也因此,他開始有大量的時間到城外視察春耕實況,到製造基地視察指導工作,到驪山欣賞翠綠的麥苗,金黃的油菜花,到學宮聆聽朗朗的書聲,以及學子們精彩的辯論。
當然,這裡面事情也是很多的。
尤其春耕。
過去春耕就那幾樣,無非就是桑,麻,糧。
可現如今,同樣是桑,可以從驪山下面的村子裡擷取良種桑進行扦插繁殖。
也別小看這良種桑,葉片大多了,量也分明更多,這對養蠶是極大的促進。
麻也差不多。
種麻是為了織布,編織麻袋,搓制麻繩。
而今固然沒有良種的麻,麻也依然在種,可棉花來勢洶洶,在長安城一帶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麻。
糧就更不用說了。
關中地區過去不種水稻,但現在種水稻,畢竟此時的長安水資源條件是極其豐富的,八水繞長安可不是開玩笑。
而水稻之外,紅薯,土豆,玉米,都是新物種,沒一樣是之前種過的。
還有各種各樣的瓜,各種各樣的菜,這些東西每一樣都是寶貝,每一樣都需要投入精力。
春耕之外,學宮也不容忽視。
這一塊他倒不需要做什麼,無非就是儘量滿足要求,需要什麼東西,派人去找,需要出去考察,派人保護。
僅此而已。
可成果卻讓人瞠目結舌。
因為火藥已經搞出來了,還是親兒子李泰親自帶頭搞的。
而隨著純鹼被成功搞出來,念念不忘的玻璃也不再神秘。
這還不是全部。
圖書館大量的藏書,使得不用動腦子,光翻書就能翻出不少好東西,比如接種牛痘預防天花,比如青蒿可以治療瘧疾,又比如北方極寒地帶有種叫做蛔蒿的植物,可以做成寶塔糖去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