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在外面吃的,就在雪地裡,寒梅下。

吃的也不是正經的飯菜,而是火鍋,一條條長案擺開, 上面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 肉類, 鮮果,酒水,別提多麼痛快。

飯後堆堆雪人,寫寫字,彈彈琴……

這才叫生活。

沒有人生來是為了吃苦的,只是絕大多數人一生都在吃苦。

玩夠了回來開始準備禮品,轉天一早,便帶著孩子,攜鄭麗婉回長安。

對於鄭麗婉來說,這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

因為作為妾室,正常來講是不會有這種待遇的,尤其陳遠地位超然,非比尋常。

可他就是陪著她回來了,這是一種寵愛,也是一種榮耀。

這份殊榮,整個大唐恐怕也僅此一份,沒有第二家。

同樣,對於鄭仁基乃至整個滎陽鄭氏而言,這也是一份極大的榮耀。

說實話,鄭仁基壓根兒就沒想過陳遠會陪著女兒一起回來,哪怕出來親眼看見,都以為是在做夢。

只是時間到底還是不太充裕,是以沒有久留,就一天,轉天便回返驪山。

不過卻是把鄭麗婉父母也一同接上了,雖然留到過年不合適,可短暫的住幾日,陪一陪,順便吃個滿月酒也是不錯的。

此時村子裡也熱鬧起來。

別看平時不在,也很少跟長安的權貴們打交道,但陳遠的人緣是不錯的。

因為他跟任何人都沒有衝突,也因為種種原因,基本上都要巴結他。

也因此,隨著他迴歸的訊息傳出,長安城到驪山的官道上,滿是送年禮的隊伍。

基本上都是嫡長子帶隊。

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學生,百姓,以及不那麼顯赫富貴的官員,自發帶著年禮前來。

而接下來的滿月酒,更是一舉將氣氛推向了雲霄。

這大概是立唐以來從未有過的盛況,這一日禮花綻放,長安城到驪山的官道上車馬延綿,華蓋如雨。

皇室方面,大宗正親自帶隊,帶來了御賜的賀禮,各大親王府,郡王府,亦未曾落下。

一些平素交情就不錯的,如趙郡王李孝恭,更是親自到場。

朝堂之上,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魏徵,秦瓊,程咬金,等等,縱然政見不同,平日裡有齷蹉,這一天卻濟濟一堂。

又有不少學生,平民百姓,得到訊息自發前來道賀。

而即便是沒有來的,也有不少人在家裡立了長生牌位,虔誠祈禱,衷心祝願。

對於鄭麗婉以及整個滎陽鄭氏而言,這自然也是莫大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