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船廠正在備料,即將建造的正是兩千噸風帆戰列艦。

進度還是可以的。

儘管長安那邊蒸汽船已經下水開始試航,從而顯得風帆戰列艦有些雞肋,但依然不能否認這種裝備在當下的先進性。

主要這東西好造。

木質的船體,加上風帆,不論材料還是動力,都不存在掣肘,很容易就能造出來,而且造出來就能下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

戰鬥效能也不差,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不裝火炮,光靠噸位當下也能碾壓無敵。

因為船舷夠高,當下那些小船跳起來都夠不著。

而且等時機成熟,蒸汽動力也好,柴油動力也罷,都可以改。

還能覆鐵甲,加鐵質的撞角,提升防禦力與攻擊力。

最後,要實在不想要了,替下來改漁船或者當貨船,也是不錯的選擇。

是以船廠這邊第一要務,既不是鐵甲艦,也不是蒸汽船,而是風帆戰列艦。

陳遠也頗為滿意,聞言笑道:“那行,準備吧,網也裝上,既然是漁船,自然就要靠捕魚的本事說話。”

語落,陳伯雄號令下,全場停工,所有人過來觀看,為漁船下水儀式做準備。

其實也簡單。

船是在陸地船臺上造的,這種技術秦朝的時候就有。

在秦朝的時候,造船廠便能在陸地船臺上製造寬度逾五米的大船,並在船體建造完工後透過軌道滑動的形式下水。

眼下也差不多,船臺,船,斜向延伸入海的軌道,這個時候只要軌道抹點油,在船底綁上充當滑動介質的枕木,把船慢慢從船臺放下落在軌道上,哧溜溜,很輕鬆船隻便能入水。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

船臺下面就是導軌。

隨著船底捆綁枕木,繼而平臺固定措施拆除,繼而船隻落在抹了油的導軌上,看似笨重的船隻在重力作用下很自然就滑動起來。

因為軌道坡度的原因,滑動速度也不快,最終穩穩當當頭先入水,而後整條船成功漂浮在海面上。

此時全場歡呼,陳伯雄也悄悄鬆了口氣。

接下來就簡單了,隨著另外一艘也以同樣的方式成功下水,很快開始枕木拆除,裝漁網。

就是本土製作的漁網,純手工的,材料是麻。

船上雖然沒有柴電動力,但是有卷網機,就是那種靠人力輪盤操作的。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岸邊人群歡呼聲中,一張張白色風帆升起,兩艘漁船相繼啟航。

到底是憑實力造出來的,船上小姐姐們格外興奮,一會跑這邊,一會跑那邊,笑聲不斷。

某一刻,永嘉突然喊道:“陳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