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旗很容易。

把旗插好,插對地方,不容易。

好在陳遠也沒什麼執念,對他來說,只要來了,插上就可以了。

不然這島這麼大,上面蔥翠蒼鬱裡面有什麼都不知道, 貿然闖入他心裡也發毛。

而且說實話插到島嶼中部並不是很好的選擇,還不如在外面顯眼。

所以就在登陸地點不遠找了個比較開闊寬敞又有礁石掩護的地方插了。

這時李二也沒缺席,不過對於李二來說,單純的插旗顯然不太夠。

因為旗幟受風吹雨打日月侵蝕,用不了多少年便會褪色,風化,重歸於無。

所以他的想法是刻碑。

這也是有傳統的。

自古以來, 華夏武將以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為最高成就, 其中封狼居胥又隱約更勝一籌,為彪炳青史的西漢驃騎霍去病創造。

但勒石燕然其實也不差,同樣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指的是東漢竇憲領軍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記功之事。

刻碑就是勒石記功。

眼下的情形固然不是帶兵打仗,但情形是適用的,也就是人少,不好設祭壇,不然李二必然會設祭壇告天地,效法封狼居胥一般來個封西沙群島。

而勒石西沙相比單純插旗的好處,顯然是可以更久遠的儲存,一方面留作證據,一方面也供後人緬懷瞻仰。

關於此事,陳遠也是贊同的。

確確實實,插旗雖然榮耀,可要想千古以存, 還得是刻碑彰顯功績。

就好比很多人去旅遊系花刻字留上“某某某到此一遊”一樣,雖然這是一種陋習,可確確實實再沒有更好的方式證明曾經來過了。

正好來了也沒打算馬上走,於是安營紮寨之後,兩人便琢磨開始立碑。

這事也簡單。

海邊找塊大石頭,質地堅硬的那種,調硃砂,李二親書“西沙”兩個大字。

而後大家紛紛署名,又落年號,唐,貞觀七年,月,日。

搞定,陳遠直接拿電鑽刻,末了清理一遍,再描上硃砂,大功告成。

看著這份傑作,大家心情都很好。

尤其李二。

打今日起,大唐的疆土又擴大了, 這茫茫瀚海,即日起,便是大唐之漁場, 神聖不可侵犯。

一連兩天也都在島上度過,雖然看起來是要什麼沒什麼,實際上卻是要什麼有什麼。

到第三天,打道回府。

陳遠還是那個樣子。

對他來說,一直坐在府衙值房辦公是不可能的,他也不認為坐在辦公室喝著茶就能把地方都治理好。

對他來說,有事沒事到處轉轉,既能瞭解實際情況,又能陶冶身心鍛鍊身體,比什麼都強。

不過單就工業體系而言,瓊州島,乃至整個大唐,都還太過薄弱。

尤其瓊州島,截止目前,其實沒有正經的工業專案。

這裡發展重工業也缺乏必要的人力資源條件,環境還不合適。

是以閒暇之餘,他又開始設計適合瓊州發展的工業路線。

谷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