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蠔油(第2/2頁)
章節報錯
相比直接出兵攻打,這才是上上策。
當然,眼下並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當務之急,是把耗油先熬出來。
做法其實很簡單。
生蠔取肉,清洗,直接下鍋加水煮,差不多半個小時,蠔肉撈出。
這個時候鍋裡的湯汁呈藍黑色,接下來降低火力,熬啊熬,熬成褐色,熬成咖啡色。
需要的時間很長,足足四五個小時,連太陽都硬生生從頭頂熬到了西邊。
煮出來的生蠔肉也被蘸著小料吃掉不少,剩下的都晾曬著,準備做成蠔幹。
而到這一步,接下來就快了,進一步降低火力,鹽,糖,少許正宗老抽上色,再來點澱粉勾芡,邊攪拌邊收汁,到濃稠度適宜,自制耗油便算大功告成。
永嘉嚐了嚐,鹹。
長樂嚐了嚐,鹹。
李二長孫皇后嚐了嚐,還是覺得鹹。
陳遠其實也覺得鹹,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加防腐劑的情況下,鹹點是對的。
這樣才不容易變質,不容易壞。
用來炒菜效果也不錯,炒青菜出鍋前來點,做鮑魚的時候加點,是心理作用也好,是的確更鮮美也罷,反正感覺就不一樣。
當晚也沒回,就在海邊搭了帳篷,燃了篝火,露營。
轉天上午回瓊州,第一時間參觀鹽場。
這也是李二頭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面,那一大片梯田狀的鹽田,那一車車雪白的鹽,當場便心氣上湧,連叫三聲好。
隨後便跟長孫皇后一道要了靴子,戴上斗笠,親自體驗。
見狀陳遠也只好跟著下,永嘉長樂幫忙打下手。
期間跟周圍的鹽工也有不少的交流,這時李二才知道短短數月之內,瓊州到底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對於現在的生活,大家又多麼的滿意。
而歸根結底,老百姓要的其實不多,穩定有飯吃,穩定有衣穿,僅此而已。
等體驗結束,李二又要求他跟長孫皇后收上來的鹽要單獨處理,因為到時候他要帶回長安送人。
這事也簡單,陳遠直接說給幼娘,讓幼娘去安排,接著便下鄉參觀起了甘蔗田,村學,以及村落建設情況。
結果無不令人滿意。
李二也發現這地方是不一樣,明明孤懸海外,明明也沒什麼,可精神面貌上,儼然比長安不差。
隨後便是橡膠園了。
這地方看是沒什麼好看的,但意義非同小可,大唐要想真正步入工業文明,這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也因此,雖然沒什麼好看,但不可避免還是多聊了一些,有一些出海獲取相關資源的構想。
因為橡膠園長起來需要的時間還是太長了,這橡膠園的規模,說實話也不是特別的大。
接著便回到州府所在的縣。
縣名豐登,質樸而美好,所以陳遠並沒有改動的意思。
這地方就別說長安了,便是跟本地的崖州振州等地也沒法比。
卻依託著鹽場的運營,造船廠碼頭的建設,已經初步呈現出繁榮的趨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