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提議得到透過,則往後便不再是三省六部,而是三省七部。”

魄力還是很足的。

在此之前,教育部最高部門是身為九寺五監之一的國子監,直屬皇帝,科技則主要在工部,並不受重視,連個正經負責的司都沒有。

而今卻要將兩者結合起來,組成三省六部之外全新的一部,魄力不可謂不大。

當然,從發展趨勢看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畢竟大唐的發展已經開始步入快車道,傳統的三省六部,將越來越無法滿足管理需求。

屆時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部門出現。

不過陳遠並不認為這些都跟他有多大關係,對於權力,至始至終他也都沒多少興趣。

李二的問題也到此為止,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走走看看,吃吃喝喝,話話家常。

驚喜也不少。

立夏,稻田已經開始翻耕,準備種水稻,這個時候魚,泥鰍,螺,鱔魚,大把。

氣候的轉暖,使得紫雲英紫苜蓿都步入花期,不但好看,還有大量的蜜蜂飛來飛去,貢獻花蜜。

最讓人開心的莫過於桑樹的果實了,雖然都是野生的,不大,但是甜,而這東西在現代社會,已經從曾經的到處都是狗都不吃,變得有點吃不起。

隨後李二便攜長孫皇后回了長安,長樂也藉口回府辭行搭了個便車。

接下來一連數日陳遠都呆在驪山,要麼學宮答疑講學檢視成果,要麼就帶隊在村子附近溜達玩耍,而長安這邊,李二卻是忙得很。

首先是組團高昌觀戰之事。

這一塊,想來想去,他還是親自掛了個總管名號,同時安排李靖為副手,全權否則指揮。

其餘一干人等,都是參謀,可以參與決策,但主要是觀戰學習揣摩。

而這場戰事需要處理的不僅僅是組團,還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安排,比如糧草運輸,比如其它方向的防禦,比如長安戍衛,又比如戰後通商辦學等諸項事宜,可以說每一件都不簡單。

其次是驪山學宮拆分,籌建兵器鋼鐵石油電力農業醫學等諸多專業學院之事。

這事也非同小可。

作為全力主推的新官學,眼下的大唐,科教的序列是很高的。

就拿官階來說,國子監最大的官國子祭酒位列從三品,可以說是響噹噹的大員。

可是驪山學宮,陳遠擔任二把手宮丞,都已經是正三品實職官員,與中書令六部尚書並駕齊驅。

名義上的老大,更是當今皇帝李二親自擔任。

這也意味著眼下這一分,將多出大量的位置,其中不乏從三品這樣的高位。

更重要的是,明眼人都能看到這些位置到底多麼重要,對於將來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因為明擺著往後的大唐是需要靠這些學院來驅動的,過去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情形早已是老黃曆。

也因此,作為皇帝,這事絲毫馬虎不得,方方面面的利益都需要權衡考慮,而作為朝臣世家,更是瞪大了雙眼,絲毫不敢放鬆。

因為意義重大,這個時候就別說學院祭酒這樣的位置了,便連一些跑腿辦事的基礎職位,都不知多少人盯著。

而在此之外,選址,招募生源,等等,每一項都不是小事,牽扯到諸多利益,馬虎不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