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鹽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個專案,沒得說,自然是鹽場。
這也是最簡單,最觸手可及,最不能不做的專案,因為瓊州靠海,條件實在是太過得天獨厚。
可話又說回來, 鹽場也不是說建就建的,想要建鹽場,也需要材料。
所以雖說第一個專案是鹽場,實際上卻要先弄水泥廠,不然鹽池就蓄不住水,沒法發揮功效。
而要做水泥, 又少不得要燒磚, 因為建水泥窯需要磚。
此外,水泥要磨, 要想有足夠的強度,又需要新增礦石礦渣之類的材料,這樣就顯得頗為麻煩。
基本上等於把驪山那邊開始的過程重走一遍。
但這又是沒辦法的事情。
因為不論水泥還是磚塊,都是最基礎的工業建築原料,沒有不行。
哪怕是不搞鹽場,這些東西該弄還是要弄。
好久好在時至今日,這些事情已經不用他親自帶頭親自盯著了,可以幫忙看著的有的是。
是以指定地點稍作指示後,水泥廠磚瓦廠的事情就沒怎麼理會了,轉而開始挖鹽池。
鹽池的作用是納入並儲存海水,同時透過風吹日曬,對池中海水進行濃縮。
也因此,選址有講究,既不能離海太遠,又不能離海太近。
離海太遠不方便納潮, 離海太近容易在漲潮是被淹。
等位置選好, 便是挖掘了。
乾淨利落, 直接上挖掘機。
這一挖就是好幾天, 一畝一個的大鹽池,一個接一個,蔚為壯觀。
鹽池之外,離海比較近的地方,又開溝,把海水引進來。
等這些工作都完成,水泥也出來了,便開始澆築,為此,還特意命人拉來了大量本地黑卵石。
因為黑色吸熱,能把幾乎所有可見光都吸收轉化為熱量,這樣便可有效加快水分蒸發,提高海水濃縮及曬鹽效率。
“難怪天熱的時候頭容易曬得發燙,原來是這個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賢弟這鹽場是否有些太大了?”
房玄齡等人一開始也不懂,就是純粹看熱鬧,畢竟這種曬鹽法還是很新鮮的,因為在此之前,都是煮鹽,煎鹽,有個很別緻的說法,叫做熬波。
聽陳遠一解釋,終於懂了,就是這鹽場的規模,還是感覺有些震驚。
因為太大了。
一畝一口的鹽池,一個接一個,足足二十個,看著都驚人。
陳遠卻一點感覺都沒有,聞言笑道:“不算大啊,我家鄉的鹽場,那都是以萬畝計的,咱們現在這點,小場面,都不好意思叫做鹽場。”
其實也沒那麼小,畢竟鹽池只是鹽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納水濃縮,鹽場除了鹽池之外,還有鹽田,那才是真正產鹽的地方,面積相比鹽池也要大上許多。
只不過眼下還沒開始弄。
永嘉也是頭一次看到曬鹽,聽完興致勃勃問道:“那咱們這個鹽場產量怎麼樣呢?一年下來應該也不少出鹽吧?”
“是呢陳大哥,快說說,咱家這鹽場一年能出多少斤鹽?”永嘉提出的是一個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長樂等人也很想知道。
而事實上這鹽場的的確確就是私人的,說是“咱家”一點問題沒有。
陳遠聽著就笑:“應該不是多少斤,而是多少萬斤才對。
至於多少萬斤,你們可以大致估算啊,一百公斤海水出七斤鹽,這些鹽池中的海水分散到鹽池中,估摸著四個太陽就能曬乾。”谷厡
精確肯定是不精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