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間,不知不覺,魚也好了。

也不知到底是魚好,還是心情好,又或者,燒烤技藝佳,總而言之,吃起來是格外香甜。

而此時,虞世南家,陳遠也得到三份墨寶。

一份虞版《蘭亭序》,一份手書《詩經·秦風·蒹葭》,都是舊年作品,也是私人珍藏。

這也就他頂著一個詩壇第一人的名頭,如若不然,就憑他區區一縣公,人家還真不一定當回事,儘管論品階,秘書少監也就從四品上。

而除了這兩份,又有一份即興之作,《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不虛此行。

同樣是書法大家,感覺,還是這位虞公接地氣,因為不僅有字,還有美了數千年的詩情畫意,他能欣賞得來。

相比之下,褚遂良的字雖然也很不錯,可對於他一個其實不怎麼懂書法的人來說,少了對文章真意的認同理解,多多少少有點飄在天上。

當然,該掛還是要掛的。

帶著一圈拜訪所得回府,之後沒多久,陳遠便聯絡了之前合作過的藝術品公司,對作品進行復制幷包裝處理。

隨後,便來到商場。

感覺就很奇妙。

短短几日不見,這風格一下子就變了,懸掛的艾人,倒插的菖蒲寶劍,隨處可見的艾虎百索粽以及九子粽飾品,差點以為來錯了地方。

但是又很熱鬧。

一方面,端午放假,另一方面,傳統的民俗風格,著實吸引了不少人來打卡。

那種身著漢服,平日裡並不多見的漂亮小姐姐,亦隨處可見。

永嘉看著眼熱:“你說,我是不是就不該換?”

“不會啊,我覺得現在這樣也不錯,偶爾換換風格,挺好的。”陳遠一本正經說道。

永嘉就笑:“但還是沒有穿須邊露腿的短褲好看對吧?”

“有嗎?”

“有啊,你老盯著那種看的!”

話音剛落,便走來一個漢服小姐姐,簪子上掛著一隻艾虎,走起來一跳一跳,倍顯活潑可愛。

“你們好。”

“你好。”

“我是端午民俗推廣志願者,送你們兩隻小艾虎,希望你們多多關注支援傳統民俗,謝謝。”

人美聲甜。

說完,一人贈送了一隻小艾虎。

永嘉眉開眼笑,謝過,而後衝陳遠亮了亮,笑道:“免費的禮物,看上去很不錯哦!”

陳遠笑了笑,深吸一口氣:“我覺得也挺不錯的,行了,走吧,去店裡看看。”

說著,便一起坐電梯上樓,來到店裡。

“別擠別擠!”

“悠著點,都悠著點,別看是贗品,隨便一件拿出去也能賣個幾萬十幾萬,弄壞了賠不起!”

“噝,這飛白,怕是比之唐宗宋祖也無遜色吧?”

“像,太像了,此書之風,與唐宗唯一傳世真跡《溫泉銘》,幾無二致!”

“看見沒寶寶們,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餐廳,這丫就是一展館,別的不說,就掛的那些字,每天一大把人拿著放大鏡來研究,連國家博物館都想收藏!

最搞笑的是,有位老先生,一看那《蘭亭序》,驚為天人,一口咬定乃是唐太宗傳世之作,那驪山舍人,絕對是唐太宗化名,不會有錯。

結果一看旁邊太白詩,東坡詞,臉又黑得跟鍋底一樣,氣得差點厥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