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玉米,又瞅了瞅棉花,緊跟著陳遠便開始安排工作。

很簡單,就是收玉米杆。

玉米杆已經老了,但是又沒有完全乾枯脫去水分,其中富含糖分和營養物質,用來作為餵養牲畜的飼料再好不過。

可面積那麼大,量那麼多,想要一次性吃完又不可能,所以收上來的玉米杆要絞碎,然後儲存到一個挖掘機挖出來,用磚塊水泥砌好的發酵池。

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儲存,沒準一個冬天都吃不完。

然後還能在窖池裡發酵,產生乳酸和糖分,使得風味變得酸甜可口,更受喜歡,更容易被吸收。

最後,萬一吃不完,來年就是地裡的肥料。

當然,這些事安排吩咐下去便好,自然是有人做,不需要他親自動手。

而即便如此,其中不經意展現出來的學問,以及完全沒見過,效率匪夷所思的裝置,依舊讓鄭麗婉感到震驚。

之後就是隨便參觀。

閒來無事,陳遠還把小皮卡開了出來,帶著一幫人一起溜達,兜風。

李二果然還是看上了,喜歡得不得了,可惜陳遠也就這麼一輛。

孝敬皇帝的理由這個時候也沒有被採納,因為這東西相對來說還是危險,給別人可能問題不大,可給皇帝……

萬一皇帝飆車,或者來個酒駕,出事了算誰的?

而作為帝王鷹犬,這種事李君羨也是極力避免的,暗地裡沒少勸阻。

當然,長遠來說,估計還是要給的,不然皇帝怕是會有意見,畢竟這麼好的東西。

而最終一幫人的視線還是回到棉花上。

因為工匠按照圖紙製作的軋花機和弾床都好了。

都是木質結構。

都是人力驅動。

但是跟最原始的人力軋花機和弾床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這裡面用到了齒輪皮帶皮輥等一系列傳動裝置。

設計原理上也跟機械的趨同。

換句話說,別看是人力驅動的,實際上,可以改成水力,更可以改成電力。

效果也還可以。

鋸齒軋花機,人工一搖,帶鋸齒的轉筒和送花傳送帶一起相向轉動,這個時候只要把曬乾的棉花放到進料口上,棉花就會在相向運動中被扯掉棉絨。

而棉籽卻會因為間隙過小無法透過而被擋板擋下,最終透過出籽口排出。

就是效率相對來說低了點,一小時不間斷,也就幾十斤花。

而且脫絨沒那麼徹底,脫出來的棉籽上還分明裹著一層細絨。

弾床也一樣。

同樣的重量,電力驅動的一小時彈個兩三床不在話下,眼下卻是需要兩三個小時一床。

不過比人拿著彈弓一下一下彈,然後壓,下棉線,要好很多。

上午十點多開始,到下午四點,也彈了兩床。

都挺大的,長兩米,寬也有兩米,重量則達到六點五公斤,即十三斤,很厚。

看上去也很漂亮,雪白雪白的,還特意下了紅色稠線,“寫”上了“貞觀六年某月某日”字樣。

當場李二便要了一床,又額外預定了十床。

然後永嘉做主,把剩下的一床贈給了鄭麗婉。

……

一天就這麼結束。谷糆

回到宮裡,最好的錦緞做面,當天晚上,長孫皇后就蓋上了大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