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這麼悄悄流逝。

選舉,外加一些諸如競選演講之類的小插曲,差不多半個小時,班委就確定下來了。

也為接下來全書院的班級建設做出了示範。

隨後,隨著陳遠站定,一聲“上課”,永嘉:“起立。”

全體起立,行禮:“老師好。”

陳遠還禮:“同學們好。”

永嘉:“坐下。”

配合還不錯。

可能是古代人比較尊重師長吧,同樣的事情,這裡的人看起來認真嚴肅多了,也顯得更具儀式感。

然後陳遠開始教學。

“a!”

“o!”

“e!”

“……”

語文不教,漢語拼音還是要教的,這樣配合字典,可以有效而快速的提高識字能力,並擁有自主學習能力。

然後一幫人就跟著讀,跟著寫,聲音洪亮,態度認真,一個開小差的都沒有,不好意思,臉紅,更不存在。

只不過這東西到底新鮮,不那麼好接受,加上時隔久遠,其實陳遠也忘了很多,所以照著書本來,連韻母聲調等一起,足足花了一個上午。

下午,學生們繼續放羊,陳遠的教學內容改成了數學。

相比上午的拼音,這個要簡單很多,只要把大寫的數字跟阿拉伯數字對上,並學會書寫就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因為阿拉伯數字的的確確是很偉大的發明,數學的開啟方式,也只能是這樣的字元。

不然就太難了。

若不用阿拉伯數字,那麼不論1貳叄肆還是一二三四,用在正式的計算中都是一場災難。

課後作業,蒙學版,帶拼音註解的三字經,九九加法表。

就這麼簡單。

一天的課程,晚上結束,外加課後作業,轉天便開始上課。

而這點東西,足夠教一星期。

太年幼的可能還不止。

再加上一週就固定幾堂課,不用時時刻刻盯著教,其實老師們用來學習的時間很多,完全不怕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