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財政預算(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這麼搞起來了。
第一天,工匠出發,募集人手,選址建窯,同時告廣大鄉民承包書送抵。
轉天上午,各鄉代表集齊開會,說明情況,分配任務,下午,便分段破土動工。
場面頗為宏大。
沿途四個鄉,鄉民逾四千五百戶,而根據統計上來的資料,參與者破五千人。
動用驢馬等畜力逾五百頭,獨輪車板車上千輛。
而作為發包方,要做的卻不多,僅僅是派出一支有經驗的“工程師”隊伍,組建一支巡邏隊。
其中工程師負責帶領施工,巡邏隊負責維持秩序,處理一些突發狀況。
工錢按月發,畜力,車,也按標準算錢。
但總預算是恆定的,各鄉的承包段一共能拿到多少錢,也是定好的。
這個時候,正經的做法是,規規矩矩,不說提前,至少也應該在規定期限內保質保量完成各自所屬段的任務。
否則別說剩下的錢拿不到,便是拿到的錢,少不得都要再說道說道。
李二也沒想到,這人修路修路,搞了半天,居然是這麼個修法。
好像除了出錢,還是什麼都不用幹,就參與修路的百姓自己看著辦。
可仔細一想,貌似又很不錯。
因為根據投入的人力物力,一條路大概需要多長時間修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在這個基礎之上,一條路要花多少錢,也大致能看得見。
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敲定預算,敲定工期,再把相關的規章制度講清楚,還真不用老盯著。
最多就是組個巡查隊,時不時看看進度,看看有沒有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
沒準效率更高,修建速度更快,還更省錢。
而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更快的,更有效率的,把手裡的錢都花出去。
然後,還可以更方便又有效的對投資的各專案進行管理。
因為透過這種專案預算制度,他可以很清晰的知道手裡的錢可以辦多少事,可以同時投多少專案搞多少工程。
投資的專案工程,也會因為預算的存在,而得到更好的實施。
而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治理,某種程度上就變成了一個分錢遊戲。
簡而言之,就是我有多少錢,多少用來投資,多少留下囤積戰略物資,多少留著應急,以備不時之需,這樣。
甚至反過來,如果我現在沒錢了,那麼我需要多少錢,要發多少國債,也會變得很清楚。
而在過去,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過去,國庫沒錢了,那就硬挺著,提倡節儉,節衣縮食,能不花錢儘量不花錢。
過去,國庫有錢,那就隨意的花,看似好像也不少事,可很少想一定要幹成什麼事,最後貌似也真就沒幹出多少事。
突出就一個字,亂。
我也不知道我想幹嘛,我就,有嘛幹嘛。
而眼下這種預算制度,再加上前些日子聽來的宏觀調控,我滴個娘,這路是越來越清晰了。
如果說宏觀調控是保證穩定,那麼財政預算,謀的便是發展。
我實在是太聰明瞭!
我這千古一帝的夢,想不實現都難啊!
李二很開心。
原本他是打定主意堅守的,為此,他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想老婆,家裡也沒有舒服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