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隨著一道道政令下達,朝廷各部門迅速忙碌起來。

隨著訊息傳出,整個民間,也迅速沸騰。

因為好訊息實在是太多了。

糧倉,藥倉,鹽鐵,布帛,每一項計劃都是那麼的宏大,別說民間老百姓,便連朝中官員,都覺得震驚。

而最讓人歡欣鼓舞的,是無償的徭役正式被取消了。

簡而言之,即日起,活照幹,該鋪路鋪路,該築渠築渠,行宮別苑也可以修,但是,一應人力,物力,不再免費徵召。

所有人,都可以從這些勞動中,獲得應有的酬勞。

與這項措施相對應的,便是關中地區宏大的修路築橋計劃。

這是一個全新的篇章。

縱然因為計劃龐大,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尚未完全定下來,但是,長安至洛陽的道路,已經準備動工。

就公佈的資訊來看,這條路,長逾八百里,寬六米,將全程採用水泥混凝土澆築,預計一年完工。

而每一個參與修築者,每天可憑勞動獲得不低於五文錢的酬勞。

這就意味著,如果全程參與,將可獲得近兩貫錢的酬勞,而光憑這份酬勞,以當下的物價,便足以養活一個五口之家。

驪山腳下,陳遠帶隊來到山谷酒坊,開始嘗試釀酒。

正宗的高粱酒。

做法也簡單,第一步,上鍋,把高粱米蒸熟,蒸透,第二步,蒸熟的高粱米取出,攤開,散熱,第三步,酒麴碾碎成粉,與放涼的高粱米混合攪拌,而後送入窖池,密封。

因為場地是事先留出來的,第一次做,量也不大,是以整個過程,不到一上午便結束了。

不過事情還很多。

首先地面要弄。

泥土的地面,需要平整,鋪青磚,水泥粘合,這樣正式釀製的時候,蒸熟蒸透的糧食,便可直接倒在地上。

其次要做風冷。

風冷,就是水排,不過不是推拉式的,而是扇葉式的。

就是那種一根木樁,頂端在圓周嵌上很多木板作為扇葉,連上水車轉動時會形成風的。

這也是水排最原始的狀態,只是當下已經被推拉風箱式取代。

因為從鼓風效率來說,這種扇葉式的比不上推拉式的。

最後,得有換熱裝置。

換熱裝置,現代社會選擇很多,材質上,有鋁的,有不鏽鋼的,樣式上,有翅片式,有列管式,然後從冷卻介質上,又有風冷水冷乃至惰性氣體冷等諸多方式。

但是先有的條件,這些顯然都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