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章節報錯
【原文】希言自然[1]。故飄風[2]不終朝,驟雨[3]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4]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註釋】[1]希言自然:少說話是合乎自然的。
希言:少說話。[2]飄風:狂風,疾風。比喻政治求速則動盪。[3]驟雨:急雨,暴雨。
比喻政治求急則暴亂。[4]失者:較遜色之人。失:指失道或失德。
【譯文】少說話是合乎自然的。狂風發狂地吹,吹不了一個早晨;暴雨猛烈地下,下不了一整天。
是誰使得狂風暴雨?是天地。天地造成的狂風暴雨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人的狂暴行為?
所以奉道為事業的人應該知道:求道,應該使自己與道相同;求德,應該使自己與德相同;求失,應該使自己與失相同。
同於道的人,道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德的人,德也樂於得到他;同於失的人,失也樂於得到他。
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解析】此篇是老子的政治論和人生論。
飄風、驟雨,連天地都不能獨斷獨行,何況是人呢?老子認為,清靜而行不言之教、不亂髮號施令才是統治之要;與人相處,總要認同他,否則無法產生信心與信任。
天地不言,天地之道立矣;聖人不言,聖人之道行矣!盡在不言中。
《墨子與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