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死,便無氣。

氣一死,便無運。

所以古言的“風水”,核心之一就是“流動”。

隨著胡炎的人氣越來越旺,他和李青串場的頻率也隨之加快。

今天在這裡,明天就在那裡,在四個園子裡,就跟打游擊似的。

他們這速度,哪怕提前寫水牌,粉絲們也追不過來。

不過好在,如今的“火苗”也在增加。

甭管胡炎和李青在哪裡演出,他們總能在臺下看到這幫年輕人的身影。

當然,捧場的也不只是年輕人,還有不少老觀眾。

只是老觀眾再喜歡你,都不會很瘋狂。

就像喜歡郭德剛的觀眾,其實是老觀眾更多,但以“剛絲”自居的,依然主要是年輕人。

不論怎樣,這對於胡炎來說,都是值得高興的。

甚至他隱隱感覺,去外地還差點意思,但在四九城的地界上,以自己的影響力,興許差不多夠辦專場了。

規模別太大,票價別太高, 但確是真正的個人專場。

四天一過,爺倆的場次, 又排回了廣德樓。

一大早, 胡炎笑意盈盈的走進後臺。

心情不錯, 甚至比以往更高興,因為他心裡帶著幾分期待。

幾天時間過了, 也意味著跟孔芸龍約定的期限已到,今天也終於能看到這傢伙的新活兒。

當然,前提是順利的話。

要知道孔芸龍基本功之紮實, 在所有小輩中,絕對排前面。

這要讓他真冒了頭,對於德芸社來說,得算一大戰力。

八月在即, 這太重要了。

更關鍵的是,按胡炎自己的計劃,等孔芸龍一冒頭,也意味著對小輩們的調教, 基本可以告一段落。

定方向不容易, 但扶上了路,往後就得靠他們自己去打磨。

至於胡炎嘛, 頂多也只能偶爾點撥點撥罷了。

心情大好, 胡炎進門, 將手裡的早餐放在桌子上。

“吃早餐啦!”

一聲招呼,把後臺所有人都驚動了。

當然, 此刻時間尚早, 攏共也就只有燒餅、孔芸龍、張芸雷、李芸傑幾個人。

“師爺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