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

北小年。

之所以加了一個“北”字,因為隔天的7日又叫“南小年”。

如果再考究一點,其實還有一個“船小年”,時間在8日。

因為打從古代開始,過小年,便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

就是說,官家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後來皇家都城一直定在北方,官場風氣瀰漫民間,老百姓也都以自家跟官場人沾親帶故自豪,便紛紛把日子提前了一天。

南方百姓、鄱陽湖等沿江湖的船民,則依然保留老祖宗的習慣。

清早。

胡炎帶著三人,一如繼往在樓上做早課。

不時,樓下傳來王慧的聲音。

“下來吃飯啦!”

陶洋的嗓門叫王慧起床,王慧的嗓門叫眾人吃飯,娘倆配合得還挺好。

胡炎結束早課,跟在三人身後下樓。

“呀,有糖瓜?”率先跑下樓的陶洋,驚喜的喊道。

大林和燒餅聽聞,瞬間提速,跑成了巨型的風。

胡炎看得無語,這倆傢伙也不怕,一腳沒踩穩,滾著下樓梯?

今天的餐桌上,果然多了一般黃橙橙,形狀像蒜頭的東西。

這就是剛才陶洋喊的“糖瓜”,平時不常吃,是過小年應節的食物。

大冬天的,用黃米和麥芽熬製好,再放在屋外把外皮凍結實,不過裡面還是有微小的氣泡的,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如果把它抽成長條型的糖棍,那它就該叫另一個名字……關東糖。

大林三人看著桌上的糖瓜,想伸手,又怕捱罵,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王慧打廚房出來,笑道:“吃吃吃,打今兒起,咱就要開始過年了。”

師孃的話,有時比師父都好使,三人大喜,老實不客氣的開始伸手。

胡炎聽聞,心裡突然咯噔一下。

是呀,王慧的話沒錯,打小年開始,是真的要開始過年了。

老燕京人過年歌唱得便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