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還算熱烈。

不過,有史艾東壓著,總感覺還差點意思。

倆人鞠完躬,沒往下場口而去,反而一改往常,徑直朝上場口而來。

除了把場的大輩,出將門登臺亮相,入相門息鼓謝幕,上下場可是有講究的。

後臺演員瞧著心裡納悶,不過也沒人跟他們解釋。

作為園子負責人,內部臨時換場,胡炎自己做主就成。

不管其他人的疑惑,等小嶽一下臺,他直接遞上一杯溫茶。

“謝……”小嶽拱手道謝。

胡炎直接打斷他,輕聲道:“別說話,趕緊潤潤嗓子。”

小嶽點頭,接過茶杯,邊潤邊喝,幾口茶水下肚,臉上的氣色也好了一些。

同時,燒餅也把提前備好的高凳拉過來,讓他沾著屁股靠一靠。

站著說話聊天不難,遇上能說的,叨嘮半小時都不累。

但表演不同,這是一個力氣活兒,在嘴上,也在腿上。

以前老先生上臺,講究一個“穩”字和“靜”字。

除非腿子活之類的節目表演需要,其他節目,人上臺一站定,那便真的定在了那裡。

就跟釘子似的,紋絲不動。

甚至連雙手都攏在袖中,不露出一分。

觀眾打底下一瞧,全身只能看到演員的一張臉,以及聽到他嘴裡發出的聲音。

這是講究。

因為演員任何手、腳的動作,都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最終影響表演的效果。

與他們相比,後來那些在舞臺上耍猴式的表演,根本沒法看。

除了腿力之外,便是嘴上功夫,這就是嗓子了。

前後兩場,一個多小時的表演,對誰都是考驗。

所以趁著這個功夫,腿也好,嗓子也好,能緩一緩都是好事兒。

胡炎當即又交待道:“一會兒臺上,腿撐不住了,可以稍微搭一下桌子,嗓子受不了,可以喝一口水,自己把握。”

小嶽再次點頭。

話不能再多說了,胡炎退開。

片刻不到。

只聽臺上的主持人道:“……下面請欣賞相聲《託妻獻子》,表演者:嶽芸鵬、孫悅。掌聲歡迎!”

前後間隔兩分鐘不到,稍一緩勁兒的小嶽又跟著孫悅上臺。

後臺的演員,這才醒過攢來,包括李青都好似明白了幾分。

胡炎不管,重新坐下來,眼睛死死的看著臺前。

他當然不是故意為難小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