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相聲園子。

其實說複雜也簡單,無外乎得攢出觀眾喜歡看的活兒來。

既然是活兒,那歸根結底,還得從演員身上著手。

甭管什麼味道的活兒,不都是演員使出來的麼?

至於觀眾喜歡什麼口味?

很多年前的郭德剛,恰好迎合上了一次。

那會兒,地道的傳統相聲,除了津城還有部分演員在使,其他地方基本已經絕跡。

所以一直說,彼時的傳統相聲瀕臨滅絕,並不算誇張的說法。

但沒落的,只是這個行當。

傳統相聲的魅力,任何時候都未曾退色。

奈何大師已去,環境衝擊,偌大的江湖,再無人展現它的風采。

就在這時,一個誰都不待見的窮小子,腳踏四九城,將“傳統相聲”的旗幟高高舉起,死死撐住。

這才有了後來“草根英雄”、“傳統相聲代言人”等各種光環襯身,讓郭德剛借勢揚名。

所謂,時勢造英雄,大抵如此。

當然,那會兒,郭德剛其實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多少有些誤打誤撞的運氣在裡頭。

傳統相聲和他之間,究竟是誰成就了誰?

說不清楚。

不過,也不太重要。

但對觀眾口味的把握,於別人難如登天,於胡炎倒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畢竟,往後十年的世事,他都親眼見證過。

誰能跟他比?

前後一思量,胡炎抬腳走向孫悅和小嶽。

園子裡,可用的人不多。

孟賀堂別的活兒差點意思,但《鬼故事》已經助了很大的力。

再榨?

估計把他榨乾嘍,也榨不出三兩油來。

燒餅……整個人都差點意思。

李賀東……完全沒意思。

所以,小嶽自然就成了目前最好的選擇。

胡炎來到旁邊,不說話,只打眼仔細的觀察著。

不時,他看得心裡暗自點頭。

不得不說,孫悅調教人還是很有一手的。

十來天工夫,不說小嶽的功力如何飛速進步,至少表情已經有了幾絲靈動性。

死魚眼,至少已經開始在冒活氣兒了。

可以加速,胡炎心裡直接有了判斷。

片刻後,倆人把一段活兒溜完。

孫悅問道:“師叔,您感覺怎麼樣?”

胡炎對他點頭未答,反而看著小嶽的大屁股臉半晌,突然笑道:“小嶽,來,給我們賤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