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庚寅虎。

五行屬金。

主:仁義,富貴,熱情。

好年頭!

元旦。

四季分明的燕京城,正在四九寒冬中匍匐前行。

人們抵禦嚴寒的方式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老人們首選棉衣棉褲,廣場舞,還有……舞伴。

年輕人可借相親,熱戀,或是……加班。

中年人……中年人只剩一地雞毛裹身。

但畢竟身傍六朝皇事,“京油子”們自然有與別處不同的底蘊。

皇事不論,只說市井江湖。

聽書、聽戲的氛圍,便自古有之。

一壺高碎,兩把瓜子,三聲叫好,四方引朋。

很熱鬧,很快活。

什樣雜耍,聽玩意兒嘛!

老燕京都知道,聽玩意兒上天橋,買東西上大柵(shi)欄。

大柵欄的繁華百年不斷,始終如一。

天橋的熱鬧卻一度中斷,沉寂了幾十年之久。

好在,從04、05年起,得益於一家叫“德芸社”的班子,又重聚了不少人氣。

德芸社不是戲班,也不是書館,而是一個相聲班子。

一個歷經十五年風雨,如今終於紅透京、津兩地的相聲班子。

超高的人氣,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平日的劇院前,從晨曦初升,到日落西山,買票的,售票的,販票的,不大的場地上至少都有數十人流連。

今日恰逢元旦假期,那人來人往的,自然更加熱鬧。

不過,今天的熱鬧不在天橋園子,而在北展劇場。

因為德芸社一年一度的“元旦相聲專場”,今晚將在這裡舉行。

兩千七百張門票早早的銷售一空,沒搶到票的人也不在少數。

所以此刻傍晚未到,正門廣場已然化成了熱鬧的海洋。

“姑娘,今兒個的票給我來一張,謝謝您嘞。”

“大哥,對不住啊,沒啦,明兒小園子的票有,您要不?”

“嘿,這可搓火兒,多咱明兒得上班呢。”

“哥們,票子我這兒有呀,剛好剩最後一張,我看您也投緣,兜底價拿走得了?”

“……”

正門前熱鬧不已,而作為演員專用通道的側門,則一如繼往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