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第二年正月十五。

靈青、呂洞賓和兩個弟弟在家裡過完了十五,便收拾一番,啟程前往長安城了。

每年的一月底或二月初會舉行一場科舉,其他的恩科另算。

今年的科舉在二月初舉行。

靈青和呂洞賓兩人一人騎著一匹馬,身後揹著一柄寶劍,看面容直覺似一人般。

畢竟兩人是一母同胞生下來的。

不過有區別的是,呂洞賓喜著一身白衣,頭戴華陽巾。

而靈青則是一身藍灰近青色的道袍,頭上只是簡單的挽了個道髻。

兩個弟弟年齡還小,一同坐在馬車內。

由於永樂縣離長安城並不遠,而靈、呂兩人又各有劍術在身。

因此除了兩個弟弟各帶了個書僮,還有一個車伕駕車外,並沒有其他的護衛。

早晨出發,到了晌午就進了城,到了城裡便住到了大哥呂熀的家裡。

稍作休息一番,大哥就帶著他們四個,各家各戶的去將自己的詩文投遞出去,供朝中達官名儒傳閱和評判。

這樣不僅能夠增加中舉的成功率,也是為了得到科舉的資格。

畢竟想要科舉,得需要有人作保,還要有人給你揚名。

一番折騰之後,到了二月底,科舉的結果出來了。

呂家四子,一同參考進士科,但除了老五呂炫外,其他的三個均落榜了。

然而,靈青小時候就不注重經義,雖預習了一年的時間,但就他上學時的表現來說,落榜是在預料之中的事。

反倒是中了,才令大家驚訝。

老六呂燦是因為年歲小,如今才十六歲,一共也沒學幾年。

而且這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本就是本著體驗一番的目的。

但呂洞賓就不一樣了。

他從小才情就十分的出眾,十歲能文,十四歲能武,從十六歲參加科舉,至今已經是第六次了。

次次被寄予厚望,次次名落孫山。

弄得大哥見了他,張了張嘴,愣是不敢說話。

生怕那一句話不注意,就傷了他的心。

天界之上,此時八仙已經有了鐵柺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五人歸位。

此時五人在東華轉世之後,就在虔心修煉,時不時的也在討論著東華轉世之後,會成為什麼樣子。

“算一算時間,師父轉世之後,也應該長大了吧?”此時五人正在飲酒作樂,忽的漢鍾離掐算了一下道。

“你們說,東華帝君轉世之後,會不會和原先一樣,板著個臉,一臉嚴肅的模樣?”鐵柺李問道。

“哈哈哈,那還用說?”漢鍾離一笑。

然後將臉一本,模彷著他師父東華帝君的模樣,捋了捋鬍子,一臉嚴肅的表情。

那惟妙惟肖的樣子,讓其他幾人頓時樂了起來。

“對了,也不知道他如今變成什麼模樣了?”何仙姑笑了一會後,突然想起來。

“那還不簡單,看看不就知道了?”漢鍾離說著,將手中寶扇一扇,眾人眼前雲開霧散,顯出一方景象來。

只見其中,靈青正和呂洞賓兩人,在長安城外閒遊。